我一開始真懷疑,在暑假期間把高中生們聚在一起,白天上高強度費腦力的課程,晚上還要小組討論,這真的行嗎?不會被抱怨嗎?然而,在洞識營最後一晚,年輕人說:「四天三夜有點短耶!我覺得可以長一點。」現場竟然有不少人附議?!
我回想各種精彩的課程、討論…難怪!人一但有了洞視的經驗,很難不繼續追求洞識啊!
從第一堂課,史英談「看穿謊言的方法」,就讓高中生們耳目一新。躍躍欲試、磨刀霍霍試著看穿生活中的謊言。史英接著說:「看穿是我們的能力,拆穿是我們的抉擇」、「不是鼓勵大家當憤青,是要抉擇,要選擇過自己的生活」、「錯了要很高興」最後他說:「知識使人解放」。高中生們真的開始解放,他們的神情逐漸放鬆自在。
不論年紀,當人處在放鬆自在的狀態,都容易思考得更深、想得更廣,也更願意表達,高中生們不只在白天的課程中和老師們對話,晚上的小組討論時間也非常熱鬧。每晚小組討論不同的主題:學習、自我覺察、未來公民。
高中生們彼此分享:「在這裡最棒的是,什麼都可以說,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真的不會怎麼樣!」
放鬆自在的高中生們也自然展現溫暖。
我們聊校園生活的辛苦與開心,還有奇異現象,各自抒發、討論可以怎麼看待應對,聊到後來,大家不約而同對某個高中生說:「(在那樣的環境下)你讓自己長得真好,沒受太多影響,你真厲害」;當聊到洞識營課程強度強、很有啟發性,上起來很過癮,也還需要時間思考,參加過洞識營的準高三生對初體驗的準高一生說:「放心!我之前也都覺得聽不太懂,可是真的會在某個時刻,叮!接上了!」不只準高一生更放鬆,大家也期待著自己的「叮!接上了!」
第三天,教授們的座談會上,高中生們的問題五花八門,生活面、學習面、感情面等等,教授們一一接招,真摯誠懇的回答,座談會氣氛熱烈又動人。佳嫻老師說:「文學課需要有讓學生表達不同意見、不同想法的空間。」金仕起老師說:「有機會去經歷經歷,我的摸索時間也很長。要找有興趣的事,才會快樂。進森林,找不到路,就慢慢摸、慢慢磨…」佳和老師說:「不願沉默是人類文明的進步;所有人權進展,都是事件帶來的;希望下一代不要把作假內化。」
有高中生說:「來參加人本的營隊,讓我重拾對人的信任。」
也有年輕人說:「我已經不是原本的我了,我現在是『XXX 2.0』」。
而當助教的我,能陪著如此青春的人和大師們對話;能和這麼青春的生命交流想法,確確實實讓人覺得真美好。
歡迎大家參加洞識營!歡迎大家一起過『洞識』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