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二十大,毫不意外地以習近平的全面獲勝告終。除了沒有身披龍袍,習近平根本就是個皇帝了。
但在習近平稱帝的時候,台灣也有人稱帝,而這兩個稱帝有幾點不同。
首先第一點,皇帝通常是男人,但在台灣稱帝的是個女人。
第二點,在民主社會,稱帝是一種壓迫,但台灣的稱帝,是一種解放。
嗯,講到這裡應該很好猜了,我說的就是今年奪下金鐘獎影帝的陳亞蘭
為什麼我敢說陳亞蘭的稱帝是一種解放的象徵呢?因為以前女人沒辦法當皇帝啊!(唯一當上皇帝的武則天,在後人口中被罵成淫亂、暴政的昏君)而且,女人還比較容易變成鬼咧。
你不妨先回頭想想,從小到大聽到的鬼故事,是不是女鬼比男鬼來的多?被渣男欺騙的林投姐、被嫂嫂虐死的椅仔姑還有最強女鬼之稱的陳守娘,這些台灣有名的鬼故事,大多都是女鬼。
為什麼呢?
我是沒研究,不過早有人幫我研究好啦~人本教育札記的華麗島專欄中,這篇《為何女鬼故事比男鬼多?》(註)便談論了這個問題。我把它簡化一百倍來說就是:祖先與野鬼的差異在於有沒有人祭祀,然而在過去,女生獲得祭祀的機會比男生少很多很多。
沒結婚就死掉的女生不會被祭祀、當人小妾也不會被祭祀、離了婚後也不會被祭祀…總之女生沒辦法被祭祀的理由五花八門,簡直一個不小心就得去當女鬼。人生的難度比男生高不知道多少。(所以才誕生了挽救手段「冥婚」~細節在這邊不多談,大家可以自己回去原文看)
相對於幾乎只要躺著不動都可以獲得祭祀的男生,女生們簡直要怨嘆「好的沒半撇,壞的都給我」,女鬼故事比男鬼多的背後,是「女生必須隸屬夫家才可以」的社會結構議題。
不結婚就做女鬼吧!不生小孩也做女鬼吧!總之女性是不可以獨立的,想獨立去就做女鬼吧!如果時間再早個三十年,陳亞蘭不僅不能做皇帝,根本就是女鬼頭號候選人!
從光是為了不當女鬼就拚死拚活的撇除汙名,到現在有機會當上影帝來奪下榮耀。台灣的性別不平等雖不會因為陳亞蘭拿下影帝就消除,但確實可以看見我們正走向一個更多元包容的社會。
當然,會有一些人質疑女人抱走「最佳男主角獎」,難道不是反過來壓迫男生的出場率嗎?但這就不對了,女人能抱走「最佳男主角獎」,難道男人就不能抱走「最佳女主角獎」,出一個男的「影后」嗎?可沒有人說不行,說不定還會挺受歡迎…?
至於影帝、影后這兩個詞的性別意識,以及帝、后中的威權脈絡,則是往後可以再來慢慢討論的事情。而我們能有這份閒情在這邊紙上談兵,正因為台灣是個自由且民主的國家嘛。
海岸另一端的中國,可是真真實實坐著一位皇帝呢。
註:
《為何女鬼故事比男鬼多?》全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第3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