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老師
「看完撒可努寫的,好奇妙喔!」
「他是不是在生氣?我相信有山豬學校耶!」
「小文是在講編輯委員,他會不會以為在講他?」
「他可能看了前面就看不下去了。這是一篇新的創作,給不相信他的人看。」
「他不可能沒看完,他就是看完了,才這麼誠心的回應。」
「對!他看完了,所以透過這機會,再澄清一次給編輯委員看。」
孩子們看完撒可努的回應文,七嘴八舌的說著。
我自己則讀越多次,越確定撒可努父親口中的「學校」,就在大自然中;父親帶他上山打獵,果然是為了傳承向自然學習的獵人之心。撒可努的話,說明了一切:
只有尊重自然才有被自然回饋保護,唯有跟自然相互的依存關係,才是我們這個族群一直存在的理由,我是誰、我的被教導,從來就不是刻意的,而是很生活的。
如果你問我,撒可努的父親要他好好讀書去打開自己的世界,不就是要他好好上學嗎?
我會這麼說:「對!不過,父親要他讀的是自然之書,好好上的是大自然的學校。」
你說這有什麼不一樣?
原文和撒可努的回應,都有「獵人哲學」,但課文沒有。你說這有沒有不一樣?
小文老師與小孩的課堂討論:
《 山豬、飛鼠、撒可努》作者回應這堂課。請看:撒可努這樣說
關於這堂課,有人這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