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青春期孩子談「戀愛」

與青春期孩子談「戀愛」
note.detail.update
2022-08-01
note.detail.writer
林潔敏(人本父母班助理講員)

◎林潔敏(人本父母班助理講員)

「媽媽~姍姍的男朋友超渣的,前幾天說要跟姍姍分手,馬上又去跟別人搞曖昧。最扯的是,她男朋友今天來跟她求和,她就原諒他了,真搞不懂!」剛上七年級的青少女,放學後邊吃著點心邊跟媽媽分享學校大小事,其中「戀愛這檔事」已是連載等級,日日都有。

某天去接七年級生下課,安全帽都還沒戴好她就沒好氣的說:「姍姍好奇怪喔,跟第二任交往都還沒滿月,就跟一個8+9(國中生們這樣稱呼有點痞痞的人)的男生搞曖昧。我們才第二次段考考完,她就交了三個男朋友耶!」

聽到這,我深刻明白了為什麼有些父母會禁止小孩和某些朋友往來。但是,換個角度,這剛好是難得的,陪孩子理解人、認識人的機會。避免有樣學樣的方法,就是不要停留在人的行為表面,而是理解人行為背後的可能原因與動機。姍姍和她男朋友的行為模式,是單純人格偏差?還是他們要藉此逃避孤獨?或者是社會文化造成?我想這是一個親子之間共學與愛智的契機。

我問她「妳覺得姍姍為什麼會那樣?」「她很缺愛吧?我們有勸她可以找我們自己班上的男生談戀愛啊,幹嘛找那些看起來有點兇兇、不太妙的人交往?結果她說她喜歡會玩,會願意一直陪她聊天,隨傳隨到的那種,可是怎麼可能?難道都不用寫功課讀書吃飯睡覺?」
我接著問她「妳剛剛說到缺愛,媽媽覺得很有意思,妳可以再多說一點為什麼這樣覺得嗎?」「我看姍姍人長得很漂亮,身邊也不乏朋友同學,不是真的沒有人可以陪伴她,可是她就一副什麼都無所謂,功課被催繳被老師約談都不痛不癢,她只在意談戀愛,她媽媽還威脅她再這樣下去要把她轉學去都只有女生的私校!我感覺可能她是缺了什麼才會一直追下去,否則有了就好,何必一直換來換去?」七年級生說完這段富有見解的話之後便進房休息了,獨留媽媽一人在廚房一邊撥著四季豆一邊繼續深思。

七年級生說的,孩子一直渴求戀愛關係的背後,是一直在尋求大人的理解關注甚至是認同。真是如此?「十八歲以前不准談戀愛!」一道禁愛令下去,說是為孩子好、為了保護孩子,其實是逃避了和孩子討論學習的責任?是沒有信心可以好好陪著孩子談戀愛?孩子在禁令中感受到的是父母的否定與不信任,以至於父母越是反對孩子越要證明?

佛洛姆在愛的藝術中提及「現代資本主義的特色…造成了現代人同他自己,同他的人類同胞,同自然疏遠了…人與人的關係本質上變成了互相疏遠的機器人之間的關係…然而,每個人雖然盡力試圖與他人接近,卻仍然是根本孤獨,被深刻的焦慮不安及罪惡感所浸透——這些感覺正是由於人類的隔離不能突破所產生…人們在愛情所找到的只是免於孤獨的避風港。」

父母該如何應對孩子們的感情事呢?嚴格禁止,還是坦然以對?身體界線與性方面的議題該如何啟齒?孩子失戀了該如何陪伴呢?不對,才國中都不成熟談什麼戀愛?之後也一定會分手啊,浪費時間精力。專注課業才是現在應該盡的本份;孩子再講不聽,就把孩子轉到女校/男校,釜底抽薪,這樣總成了吧?但真的會成嗎?我們是要把孩子越推越遠還是藉此陪伴他們面對成長必然經過的人生課題呢?

或許孩子自始至終在尋求的只是我們父母的理解與支持,這樣愛的連結才能讓孩子不再感到孤獨;當孩子被愛夠了,被疼夠了,不再以逃避孤獨為動機來談感情時,才有可能好好地談場健康成熟的戀愛。

「那個…我有男朋友囉!」某天晚飯後,七年級生突然有點害羞地跟我們宣布了這個好消息。「真的假的?天啊~~太好了!等等~讓媽媽猜猜是誰喔?」七年級生笑著說「馬麻~妳怎麼跟蕾蕾(她的好友)一樣啦?聽到這消息都這樣激動,你們很好笑耶!」那晚,她分享了他們如何確定彼此的心意,還有她被告白時的心情。這些美好的時刻就這樣大大方方地宣告分享,是不是很棒!

七年級生展開了她的初戀也好一陣子了。那些大人擔心的事有發生嗎?目前為止,一件都沒有!沒有只顧著談戀愛因此荒廢學業,也沒有一天到晚拿著手機不放廢寢忘食…我是這樣想的,如果因為大人的反對,孩子們戀愛還要偷偷摸摸,心裡無時無刻都要提防、掛心著,哪有可能安穩地專注在課業學習上?萬一,哪天吵架了,傷心難過也不能說,憋在心裡暗自神傷,還要在爸媽面前裝作若無其事,力氣都耗盡了,對於學習難免力不從心!

想想,如果我們真的擔心孩子談戀愛耽誤了課業,那我們不就更應該好好陪他們談「戀愛」嗎?讓孩子有人可以放心的討論、安心的分享、適時的引導,孩子在練習愛與給予時,可以得到成熟的陪伴。畢竟,愛不是一種偶然的經驗,也不是一個人運氣好就可以墜入的東西。愛是需要知識與努力成就的藝術,愛是需要學習的。
 

note.detail.more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從孩子來到這世界上起,我們亦步亦趨、小心翼翼地把孩子帶大

劉楚筠 2025-07-01

富饒的沙漠
富饒的沙漠

在學齡期,孩子開始走向社會,家庭不再是唯一的訊息或權威來源。

鄭谷苑 2025-07-01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所謂代溝,自古就有。

史英 2025-05-01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你所謂的『特殊生』是什麼意思呢?」

鄧嵐心 2025-05-01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我跟體罰的「緣分很薄」,影響卻很大。

李慧貞 2025-05-01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請小孩先讀讀附錄的課文(見P.62),再試試以下的題目。

史英、武宜佳 2025-05-01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有了課文與原文對照,就容易看出兩種語言的差異,也就自然會…

史英、武宜佳 2025-03-01

海綿與章魚
海綿與章魚

在討論小孩的學習歷程時,常常會用海綿做比喻。但去年十二月…

鄭谷苑 2025-03-01

當小孩森氣氣
當小孩森氣氣

人們總說,有情緒是正常的、情緒不分好壞、要接納、要理解……

陳雅萍 2025-03-01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阿文看到建中校友會的菜單,覺得很噁心。她說:「以前都覺得

楊佳羚 2025-03-01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性影像犯罪,任誰聽了都會心頭一沉的五個字。究竟為什麼生發生?

鄧嵐心 2025-02-27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我們很難把這些事件的成因都歸咎於「兒少不懂資安問題的重要性」

李昀修 2025-02-27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我每天都會到網路上搜尋自己的照片。」

李昀修 2025-02-27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網傳私照,絕對是所有爸媽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史英 2025-02-27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幾年前,網紅還是罕見的職業,與其說不支持小孩想當網紅,事實更

鄧嵐心 2025-01-01

抗網保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