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嚇壞達爾文…─鬼故事與控制

如果嚇壞達爾文…─鬼故事與控制
note.detail.update
2022-08-01
note.detail.writer
李昀修

◎李昀修

「為什麼大人總喜歡嚇小孩?」

與編輯部的同仁們討論這個問題時,有段回憶開始浮現,那是我早以為忘記了的故事,現在想起來卻意外地清晰。

在一個夏天的夜晚,我們一家人正開車返家,我們關上車窗防止冷氣跑出去。在氣溫越來越低的時候,我搖了搖快睡著的妹妹,那時她還不過是個小學二年級的孩子。

「你聽,有奇怪的聲音。」
「什麼聲音?」
「有笑聲。」
「笑聲?」
正當她四處張望到底哪裡有笑聲時,我將手機的手電筒打開,從下方照著自己的臉,猶如鬼片場景一般的逼近她。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妹妹瞬間嚇出慘叫聲,大哭起來。老媽怒氣沖沖的喝斥:「你幹嘛嚇她啦!」

咦,對啊,我幹嘛嚇她?我其實並不想把她嚇到哭的。看到妹妹大哭的那刻,我一方面有些後悔,另一方面就想,自己幹嘛那麼犯賤要去嚇她?

如今回憶著,卻意外想出了答案。
──因為嚇人很好玩啊。

看著妹妹不知所措的模樣,然後抓住最完美的時機用手電筒扮鬼臉,除了她嚇到哭這點超出預期之外,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中,非常完美!可以自在操縱他人情緒讓人非常有成就感。原來,我當時感受到的好玩與有趣,真面目其實是對於人的掌控心理,也就是控制慾啊。

說來,許多大人們之所以喜歡嚇小孩,或許也與我的心境相似,雖然我們當下並不知道那裡面有控制慾的存在。

但大人為什麼可以掌控小孩?其實是因為小孩先信賴了大人。初生的小嬰兒,從大人給予的擁抱、呵護與溫柔細語中明白自己不會沒飯吃、不會沒人照顧,明白自己是安全的。有了安全感,孩子便敢在發展過程中去嘗試、去失敗,慢慢地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許多心理學家都曾闡明安全感之於人的發展,有相當的重要性。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提出的需求理論,便將安全需求放在僅次於生理需求的第二層。有了底下的需求打底,人會更容易發展,並實踐更高的需求層次。

那麼,反過來看,如果把小孩的安全感抽掉呢?

許多大人們或許也有印象,當小孩因為我們的鬼故事而怕黑、怕鬼時,小孩會哭、會跑來討抱抱、會要你陪他去廁所/黑黑的地方。孩子全心全力花費在「重建安全感」的行為上,無暇去顧及其他事情。而大人們喜歡嚇孩子,或許也是在滿足自己的需求,希望從孩子找自己討抱抱、討陪伴的行為中,重新感覺到自己是被依賴、被需要且有力量。

用鬼故事去動搖小孩的安全感雖然不是件好事情,但父母們並不是真的有意傷害小孩。只要願意察覺、願意去修復、去重新陪伴孩子,那都不會是難以修復的創傷。

可是,也是有刻意利用鬼故事去掌控小孩的大人。

曾有老師在課堂上播放影片「地獄變相圖」給一年級學童看(註1),地獄內刀山油鍋等血淋淋景象讓部分學童嚇得大哭,老師卻反而把音量調大,蓋過哭聲。另一位老師則向一年級學童講述十八層地獄的故事,並輔以圖片。圖文並茂地說著拔舌、挖眼、身體榨汁等等地獄刑罰,讓小孩連續兩星期都做惡夢而不敢睡覺(註2)。兩位老師都說,是為了宣揚善有善報的觀念,教導學生不要做壞事。不只老師自己,連校方也將播放地獄圖的行為稱之為「品德教育」。

人人都知道電視有分級制度,因為血腥恐怖的東西不適合小孩看。但掛上「品德教育」彷彿就有了擋箭牌──小孩有被嚇到沒錯,只要嚇完後比較乖就沒問題了。但小孩不是被嚇到變乖,而是嚇到做惡夢不敢睡覺。
教導人不要做壞事的方式有很多,為什麼他們偏偏要選擇用地獄圖來嚇人,甚至連學生哭了都不願意住手呢?恐怕正是因為他們非常明白,恐懼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控制手段。學生越怕,就越乖。學生不怕,才令老師傷腦筋。

恐懼要箝制的不只是身體,更重要的是要箝制思想。不敢去思想的人最方便於管控,因為他會為了害怕的對象而管控好自己。

這麼說來,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好,畢竟為了社會秩序與安寧,捨棄掉一點思想的愉快也不是什麼太大的犧牲,但,又是誰來決定什麼可以想,什麼不能想呢?

在反媒體壟斷運動(註3)期間,振聲高中的學生創辦跨校刊物《烢報》刊出一則報導,內容為已獲得校方同意而舉辦的「反媒體壟斷」的講座,在活動當天遭到教務主任闖入會場並強行取走麥克風,要求所有學生即刻離場的新聞。

不料報導刊出後,隨即遭到校方大規模回收與銷毀,學務主任對學生咆哮「這是我的地盤」,有人甚至還被教官關至小房間獨立審訊。
他們是學校眼中不乖的小孩,可是他們的「不乖」,是因為報導了學校的「不乖」。

但有時,「不乖」才是正確的,不是嗎?《國王的新衣》裡,那個哈哈大笑說出國王沒穿衣服的小孩雖然不乖(而且不太會看氣氛),卻是唯一有勇氣戳穿謊言的人。

人類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不乖」的歷史。

五百年前,哥白尼提出地動說,推翻過去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觀,但他知道教會不喜歡這樣的看法,所以拖至死前才敢發表。而半世紀後,伽利略認為自己掌握了支持地動說的證據,試圖說服世人地動說是正確的。結果「不乖」的伽利略就被教會判處有罪了。

兩百年前,達爾文提出演化論,認為動物(包含人)是演化過來的,為了防止堅信上帝造人的信徒們發怒,他還在書中打預防針說:「我看不出本書的觀念應該震動任何人的宗教情感。」但依然無法制止信徒的怒火批評。

這些撼動世界、推進了科學發展的學說,在過去都是「不乖」、「不好」的思想。

但我想,有勇氣去對奇怪的事情提問,才會誕生出敢推翻天動說的哥白尼,才會誕生出敢提出演化論的達爾文,而未來,會不會有更多有勇氣的人出現呢?

我們得先當個不會用恐懼來控制小孩的大人才行啊。


註1:《師逼看地獄圖 小一生嚇病》 蘋果日報 https://reurl.cc/DyWrXe
註2:《拔舌挖眼… 老師用18層地獄教道德 小一生嚇壞》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311671
註3:反媒體壟斷運動,又稱反媒體巨獸運動,為2012年在台灣發起的學生與社會運動,以維護台灣新聞自由、反對媒體壟斷、防止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與台灣財團控制台灣媒體為主要訴求。
 

note.detail.more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從孩子來到這世界上起,我們亦步亦趨、小心翼翼地把孩子帶大

劉楚筠 2025-07-01

富饒的沙漠
富饒的沙漠

在學齡期,孩子開始走向社會,家庭不再是唯一的訊息或權威來源。

鄭谷苑 2025-07-01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所謂代溝,自古就有。

史英 2025-05-01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你所謂的『特殊生』是什麼意思呢?」

鄧嵐心 2025-05-01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我跟體罰的「緣分很薄」,影響卻很大。

李慧貞 2025-05-01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請小孩先讀讀附錄的課文(見P.62),再試試以下的題目。

史英、武宜佳 2025-05-01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有了課文與原文對照,就容易看出兩種語言的差異,也就自然會…

史英、武宜佳 2025-03-01

海綿與章魚
海綿與章魚

在討論小孩的學習歷程時,常常會用海綿做比喻。但去年十二月…

鄭谷苑 2025-03-01

當小孩森氣氣
當小孩森氣氣

人們總說,有情緒是正常的、情緒不分好壞、要接納、要理解……

陳雅萍 2025-03-01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阿文看到建中校友會的菜單,覺得很噁心。她說:「以前都覺得

楊佳羚 2025-03-01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性影像犯罪,任誰聽了都會心頭一沉的五個字。究竟為什麼生發生?

鄧嵐心 2025-02-27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我們很難把這些事件的成因都歸咎於「兒少不懂資安問題的重要性」

李昀修 2025-02-27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我每天都會到網路上搜尋自己的照片。」

李昀修 2025-02-27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網傳私照,絕對是所有爸媽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史英 2025-02-27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幾年前,網紅還是罕見的職業,與其說不支持小孩想當網紅,事實更

鄧嵐心 2025-01-01

抗網保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