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奇談》的毛克利與發展遲緩的金妮

《叢林奇談》的毛克利與發展遲緩的金妮
圖源:底圖-盧貞穎:書封-台灣東方出版社
note.detail.update
2023-05-01
note.detail.writer
鄭谷苑

◎鄭谷苑(中原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專長:認知心理學、語言心理學)

 

科學發展到現在,我們已經了解發展遲緩可能發生在動作、語言、情緒、認知、注意力、遊戲社交各方面。雖然很難確定,但是先天性的遺傳疾病、基因突變、腦部發育異常,及胎兒感染等;還有後天性的虐待、營養缺乏、刺激剝奪等,都有可能是發展遲緩的成因。我想藉由兩個故事,請大家想想外在環境對孩子發展的影響。

英國作家吉卜林(1865~1936)的《叢林奇談》以印度為背景,在1895年出版,是我幼年最愛的書籍之一。故事開始,老虎邪漢違反了叢林法則,攻擊伐木者營地。人們四散逃走,漏網之魚是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小孩,他獨自走上山丘,走向狼穴,被邪漢盯上。邪漢不識營火,一腳踩下去燒傷了腳,仍然一跛一跛地追蹤這個獵物。狼爸爸與狼媽媽很聰明(知道邪漢進不來狼穴),也很強硬地(狼媽媽年輕時以「惡魔」為名,是狼群中的強者)把邪漢趕走,收養了這個小孩,叫他「毛克利」(Mowgli),意思是「青蛙」,因為這個養子無毛如青蛙。

狼爸爸與狼媽媽鄙視邪漢,同時認定狼是自由民族,不對外力屈服。但牠們不交出毛克利是一回事;沒有把這個自投羅網,看起來美味可口的小孩吃掉,反而收養他,又是另一回事。關鍵點是毛克利的無懼,這點吸引了狼媽媽,也因此為他奮鬥、犧牲。這個設定和尼爾.蓋曼的《墓園裡的男孩》非常類似:小男孩巴弟的父母和姊姊在家中被謀殺,巴弟也是無意中走到山坡上的墓園,同樣因為他的無懼,讓歐文斯夫人深受感動,獨排眾議收養他,讓整個墓園的居民(亡魂)願意保護他。

毛克利自認是一隻狼,在叢林中學會遵守「叢林規律」、學會什麼是榮譽。例如彼此尊重,關心你愛的和愛你的人,保障家庭和社群的安全等。總結來說,在一個幸福、安全的家中長大,讓毛克利各方面的發展是平衡而成功的。長大之後,他偶然接觸到人類的村莊,想要恢復人的生活,村民美修娃認定他就是自己走失的小孩,很高興地接納了他。但是面對人心的險惡和猜忌,他最後還是選擇回到叢林。

《叢林奇談》中,我最喜歡厲害的黑豹巴希拉,還有毛克利和他的兄弟、朋友一起冒險的情景。但學了認知心理學之後,發現故事對語言學習的描述並不正確。實際情況不會像書中所說,毛克利長大之後回到村莊,就這樣自然學會人類語言。這讓我想到有名的悲劇案例金妮。

金妮(Genie)是化名,1957年出生後,不但沒有受過應有的照顧,還從20個月大開始,就被父親囚禁在黑暗的房間裡,直到他13歲時,才被解救出來。整段被囚期間,金妮的身心都受到非常嚴重的虐待和孤立──不是被綁在兒童馬桶上,就是被用類似鞍具的東西綁在嬰兒床上,無法動彈,只要發出任何聲音,就會持續被打、被嚇。爸爸禁止媽媽和哥哥和他有任何互動,所以他也沒有發展出任何人際互動技巧。

因為金妮幾乎沒有接受到任何外在刺激,所以知覺動作發展也嚴重受阻。例如,他雖然視力正常,但是無法對三公尺以上的物品聚焦(三公尺就是他房間的大小)。同時,他也嚴重營養不良。

金妮獲救後,心理學家、語言學家與認知神經學家對金妮做了非常多的檢測,想要知道兩件事:一,他是否有先天性發展遲緩,二,13歲才開始接觸外在環境,還來得及補上本來不足的發展嗎?七年間,在專家協助下,金妮的心智有一定程度的進步:頭幾個月內,就發展出很好的非語文溝通能力,也逐漸學會一些社交技巧,而語言能力雖然非常發展緩慢,但也有明確的進展。

被解救出來之後,金妮輾轉住過洛杉磯兒童醫院、一位老師家、自己的媽媽家,後來被送去專門為成年失能者設立的機構。很不幸的,機構的主事者切斷金妮過去所有的聯繫和人脈,讓金妮的身心健康嚴重惡化,剛學會的語言和行為技巧也快速退步。1978年,金妮的母親突然拒絕任何協助。以結果來說,金妮基本上還是一個「非社會」的人,第一語言的習得也是失敗的。

金妮的發展遲緩並不是天生的,他沒有自閉症或先天性腦傷。受協助期間,他幾乎每一年都能完成應有的發展,所以也沒有先天性智力障礙。是童年的虐待和孤立,造成他功能上的智力障礙與全面性發展遲緩。

毛克利被狼養大,當然不能被歸類為正常,但是環境的健全,讓他發展成一個聰慧又有能力的領導者。相反的,出生時應該正常的金妮,因為長期處在惡劣的環境,使他成為最令人同情,無法挽回的發展遲緩者。

 

收錄於人本教育札記405期

 

note.detail.more

從性格出發,展開人生的旅程
從性格出發,展開人生的旅程

當你對自己的特質足夠了解,就能在適當的情境與環境中發揮所長。

林瑋芳 2024-01-01

性格Q & A
性格Q & A

MBTI號稱援引榮格的人格理論,但科學實證尚不足

林瑋芳 2024-01-01

手足大不同──在《傲慢與偏見》和《孤味》中看見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模樣
手足大不同──在《傲慢與偏見》和《孤味》中看見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模樣

性格是孩子出生就帶出的種子,在成長路上長成獨一無二的模樣。

林瑋芳 2024-01-01

從咿咿呀呀到能言善道──兒童語言的發展
從咿咿呀呀到能言善道──兒童語言的發展

大多數孩子會在特定年紀達到某些語言發展里程碑……

葉理豪 2023-11-01

教養
語言Q&A
語言Q&A

近20年的研究發現:雙語者比單語者更具有認知上的優勢。

葉理豪 2023-11-01

教養
皮格馬里翁
皮格馬里翁

奧黛麗.赫本飾演賣花女,語音學教授想矯正她的發音。

鄭谷苑 2023-11-01

教養
晴時多雲偶陣雨──情緒是絢爛的彩虹,還是打翻的調色盤?
晴時多雲偶陣雨──情緒是絢爛的彩虹,還是打翻的調色盤?

情緒妝點我們的生活,在喜、怒、哀、樂中體驗著生命的不同面貌

梁記雯 2023-07-01

被封印的情緒──《杏仁》中被診斷為述情障礙的少年
被封印的情緒──《杏仁》中被診斷為述情障礙的少年

他自幼格外安靜,不哭不鬧也不笑,也無法辨識別人的情緒……

梁記雯 2023-07-01

情緒Q & A
情緒Q & A

情緒是需要去感受、接納並轉化,而非去壓抑與逃避……

洪福建 2023-06-21

我的孩子有發展遲緩嗎?怎樣預防與協助?
我的孩子有發展遲緩嗎?怎樣預防與協助?

早期療育的介入,將可減緩兒童的發展遲緩現象......

陳韻如 2023-05-01

發展遲緩Q&A 
發展遲緩Q&A 

我們永遠無法確知每個發展遲緩的孩子是否都是大器晚成

陳韻如 2023-05-01

《叢林奇談》的毛克利與發展遲緩的金妮
《叢林奇談》的毛克利與發展遲緩的金妮

《叢林奇談》以印度為背景,描述小男孩毛克利從小被狼收養

鄭谷苑 2023-05-01

睡覺時,腦筋轉了幾次彎?
睡覺時,腦筋轉了幾次彎?

為什麼要睡覺?為什麼會做夢?可以睡少一點嗎?

詹雅雯 2023-03-01

睡眠Q&A
睡眠Q&A

民間鄉野傳說「將夢遊的人喚醒會嚇死他」,是真的嗎?

詹雅雯 2023-03-01

睡眠生病了嗎? 《睡眠之屋》中的睡眠障礙
睡眠生病了嗎? 《睡眠之屋》中的睡眠障礙

他們經歷的不只是睡眠疾病,更是情感與理想的追尋與失落...

詹雅雯 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