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遊戲的時候你得看數值,比如ATK(攻擊力) 、DEF(防禦力)、SPD(速度)、LUK(幸運值)…數值的種類可能多達數十種,而玩家皆是數字前虔誠的解讀者,為了在遊戲世界裡打造最好的自己。
但人類畢竟是感性的生物,沒辦法每天對著數據算DPS(每秒傷害值)就感到平安喜樂,遊戲的重點還是世界觀、角色塑造、劇情。而最近鄭谷苑老師在《小艾心宇宙》推薦的一本小說《不能贏的辯護》,就讓重度遊戲迷的我忍不住要吶喊「天啊!跪求改編電玩!」
乍看書名,會覺得法庭小說看起來很難有什麼遊戲性可言,但如果你知道主角這名落魄律師前半生混跡江湖、詐欺維生。而此刻的他被黑幫大老逼迫,要身綁炸彈三十小時後去法庭上炸死證人,似乎就有趣了起來。
怎樣在三十小時內解除炸彈、救出自己被綁架的女兒,還得反將黑幫大老一軍才能避免再被威脅呢?小說裡,主角出盡扒手技巧、詐欺話術、格鬥功夫等等當年走跳的能力,而要用上這些技巧,SPD(速度)、INT(智力)、ATK(攻擊力)可不能弱,甚至LUK(幸運值)也不能太差…小說中的主角固然是成功救下了女兒,擊潰了黑幫大老獲得了幸福美好的結局,但如果是你我來做選擇的話,怎樣操作讓這名落魄律師找回自己的能力值,怎樣選擇事件的對應來打開另一種可能的路線,甚至是刷點好感度來讓黑幫小弟願意幫你提供老大的弱點情報…光想想就覺得這本小說大有改編為電玩的潛力。
說來,倘若只有一項能力,主角可就過不了這個坎了。人生好像也是如此,大部分的難題都考驗你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真實人生的能力值還比遊戲中更複雜,人際關係、交際手腕、溝通能力、軟實力、硬實力、不軟不硬中實力…這些恰恰好都不是智力測驗可以測出來的東西。倘若艾迪.弗林(對,我們主角的名字終於出現了)在法庭上只能招搖說「我智力測驗157」,恐怕黑幫大老也只是搖搖頭笑著按下按鈕把他炸了;艾迪在被槍抵著頭時若喃喃自語「我智力測驗157」,恐怕這本小說也就沒有下半部了。說實在,艾迪的智力測驗是多少分其實都不重要,光是能夠從這種絕境中存活,就夠猛了。而小說作者的智力測驗是多少當然更不重要,畢竟能寫出這種精彩的小說,誰還需要在乎智力測驗分數呢?
說來,人世間有趣的事情這麼多,實在不需要把智力測驗的數字就看作是自己的全部。你絕對比自己想得更加奇妙,如果不信的話,不妨就跟著《小艾心宇宙》這個區塊,每期看點心理學的觀點(順帶讀一讀推薦的書),或許還能發現到以前不知道的,有趣的自己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