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烏克蘭教我們的事—— 社會與經濟篇

那些烏克蘭教我們的事—— 社會與經濟篇
圖片來源Flickr Creative Commons 圖片作者manhhai
note.detail.update
2023-04-27
note.detail.writer
何澄輝

延續黑熊學院執行長何澄輝上期對於烏克蘭如何備戰的分析,本期推出《那些烏克蘭教給我們的事》社會與經濟篇,提供台灣借鏡。( 馮賢賢/[時事與觀點] 主編)

◎何澄輝/ 台灣安保協會副秘書長,黑熊學院執行長

 

編按:三月號前文講軍事改革,本篇談社會韌性的提升以及穩定經濟的措施

 

俄烏戰爭本是強弱懸殊,結果卻出乎專家預料之外,除了烏軍奮戰與國際支援外,最為關鍵的是烏克蘭社會對戰爭風險承擔能力的提升。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與頓巴斯戰爭的教訓,讓烏克蘭社會充滿危機感,針對俄羅斯入侵積極進行準備。

 

全民參與防衛 提升社會韌性

1. 全民防衛:許多民間團體與政府及軍方合作,提供民眾防衛相關訓練,內容不只是如何戰鬥,也包括緊急救護、後勤支援方面的技能。這些團體成為防衛烏克蘭的重要助力。

2. 難民安置:烏克蘭NGO組織與國際NGO組織的積極合作,透過高度複雜的資源調動,再加上收容國的大度協助,才能在俄烏戰爭期間,將超過一千萬的難民轉移到烏克蘭西部地區,或安置到鄰近各國。

3. 民間設備、技術與資源對戰爭的支援

❶ 資訊戰:在微軟公司等技術團隊的協助下,烏克蘭在戰前就已針對政府與基礎設施網路進行全面性體檢,發現缺失與漏洞並逐步填補,才能在開戰時降低俄羅斯網路攻擊的傷害。國家通訊體系完善與民間資訊能量相互為用,擋住了敵方駭客的攻勢,並適時予以反擊。

❷ 認知戰:俄羅斯入侵後,不斷釋放烏克蘭政府崩潰、總統已逃亡的假訊息。澤倫斯基總統立即透過推特、臉書等社群媒體,每15分鐘開一次直播,讓烏克蘭民眾及世人知道政府仍在首都基輔堅守。為了取信於民眾,他以基輔市內著名地標為背景,並邀內閣成員一起入鏡,以展現堅守到底的決心。澤倫斯基總統更利用網路進行「國會演講外交」,呼籲世界各國提供軍事援助與經濟援助,協助抗俄。他的昂揚鬥志,廣獲世界各地輿論的支持,也促成援助及時抵達。

不只總統如此,烏克蘭各界領袖也紛紛表態。基輔市長克利奇科誓言抗戰到底,別無選擇。女國會議員Kira Rudik 在推特秀出持槍衛國的照片。曾是澤倫斯基競爭對手的前總統波洛申科,也在戰爭爆發後返國參與抗戰。許多烏克蘭運動員、藝術家都放下工作,投身軍旅或支援抗戰,甚至光榮戰死,大大鼓舞了民心士氣。

 

民間科技戰士協力抗敵

❸ 烏克蘭 IT 大軍

戰爭爆發後,在數位轉型部部長費多羅夫(Mykhail Fedorov)倡議下,於通訊軟體Telegram上成立「烏克蘭IT大軍」社群,號召烏克蘭甚至世界各國科技人才一起參與保衛烏克蘭的網路行動。這個社群,在開戰初期即有31.5萬人,透過協作方式對俄羅斯資訊攻擊進行反制、干擾、蒐集情報、心理作戰,甚至也會採取駭客手段攻擊對手。烏克蘭的「鍵盤戰士」是真正的戰士。

❹  民用無人機

俄烏戰爭中大量使用無人機,不僅是軍用無人機,民用無人機也被徵召投入包括巡邏、偵測等任務,甚至經過改裝後也可執行投擲汽油彈、炸彈等攻擊任務。基輔有個15歲的少年波克拉薩(Andrii Pokrasa),就用自己的小型無人機找到俄軍進攻的車隊,將其圖像及GPS座標傳給國土防衛部隊進行砲擊而阻止其行動。根據烏克蘭無人機使用者協會統計,烏克蘭約有1000名平民無人機操作者如同波克拉薩一樣,投入戰場資訊定位的任務。

 

穩定金融

開戰之初,專家多預測烏克蘭主要銀行將關閉、自動提款機沒有現鈔可以提領,烏克蘭貨幣巨幅重挫。實際上,開戰後烏克蘭銀行體系仍如常運作,在戰火波及區域,人們仍可使用網路銀行及非現金方式支付。由於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歐盟及各國的金援,烏克蘭的外匯存底仍保持穩定,甚至略有增長。

烏克蘭銀行體系可以在戰火中挺住,關鍵因素在於:有效的中央銀行貨幣政策,以及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及頓巴斯戰爭後所進行的一系列銀行系統清理。疫情以來銀行加速數位轉型,及遠端工作普及化,也有很大的幫助。

2022年2月24日俄軍入侵後,烏克蘭國家銀行立即凍結貨幣匯率,禁止網路上的外匯買賣,以穩定金融秩序。但在戰局初步穩定後,即於 4月14日允許民眾以現金向銀行購買外匯,以滿足其需求,並遏止黑市兌換。烏克蘭政府根據形勢積極維持動態平衡,緩和了烏克蘭貨幣的崩潰壓力。

作為國家經濟基礎設施,烏克蘭各銀行的基本人員可以免受徵召,以確保穩定營運。大多數銀行都將重要文件轉移到安全地方,銀行業務也儘量轉移到雲端平臺。烏克蘭銀行的資產和貸款等關鍵資料,迄今安全無虞。

 

恢復產業經濟

烏克蘭是重要的世界糧倉,開戰初期,俄軍迅速席捲黑海北岸,威脅烏克蘭的糧食出口。烏克蘭除了在軍事與外交上積極奪回黑海航行權,也透過周邊鄰國安排農糧產品的陸路輸出。恢復糧食出口不但可獲得寶貴的外匯,也可穩定所供應區域的政經局勢穩定,有利烏克蘭獲得國際的支持。

烏克蘭的重工業,在蘇聯時期以軍工業為核心,至今基礎仍在。烏克蘭鋼鐵業,是歐洲的主要鋼鐵來源。亞速鋼鐵廠是烏克蘭最大鋼鐵企業的生產基地,卻在戰爭爆發後成為被圍困烏克蘭守軍的據點。廠方將人員、設備與原料轉移至他地,或鄰國如保加利亞,迅速回復生產,繼續供貨給客戶。

開戰以來,努力維持金融體系的運作,恢復產業經濟,展現出烏克蘭在戰火下的社會韌性,也堅實了烏克蘭抵禦外侮的意志與決心。

 

結語:備戰才能止戰

俄羅斯原本意圖在24個小時內攻佔烏克蘭首都基輔,並於72小時內終結這場戰爭。但開戰迄今超過一年,俄烏之戰仍未結束,烏克蘭甚至已經從抵禦入侵轉而進入反攻階段,開始痛擊侵略者。所有這些「出乎意料之外」其實都非倖致,而是烏克蘭社會多年來努力的結果。

開戰前,烏克蘭以及歐洲各國中,心存僥倖認為綏靖能帶來和平的大有人在。然而,無情的戰火還是來了。烏克蘭記取了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與頓巴斯戰爭的教訓,積極提升社會對戰爭承受能力的準備,以堅定抵抗意志,發揮社會韌性,且得到國際的援助,才能以小抗大,至今仍然挺立!

台灣與烏克蘭很像,同樣受強權入侵威脅,同樣以小抗大,敵人同樣處心積慮。烏克蘭能夠奮戰抵抗,保有國家的獨立與尊嚴,他們的經驗與教訓,值得台灣好好審視、省思與學習。

忘戰必危,備戰才能止戰。面對中國的威脅,台灣必須積極準備,勇敢應對。卑躬屈膝,奴顏獻媚,不但不能「歲月靜好」,只會引狼入室,招致滅頂,必須慎之!戒之!

(全文完)

note.detail.more

支語入侵的現象學.之二──書同文,生同種?
支語入侵的現象學.之二──書同文,生同種?

上期〈支語入侵的現象學〉探討了支語(中國用語)所夾帶的…

石牧民 2025-03-01

《重探戰後台灣政治史──美國、國民黨政府與台灣社會的三方角力》新書介紹
《重探戰後台灣政治史──美國、國民黨政府與台灣社會的三方角力》新書介紹

戰後台灣長期在威權體制下,統治當局控制輿論,禁止人們接收…

陳翠蓮 2024-01-01

【時事與觀點】主編的話
【時事與觀點】主編的話

數位匯流對傳統媒體造成毀滅性的衝擊,廣告收入已無法支撐營運…

馮賢賢 2023-11-01

【時事與觀點】為什麼民進黨執政八年,台灣面對認知作戰仍然不堪一擊?
【時事與觀點】為什麼民進黨執政八年,台灣面對認知作戰仍然不堪一擊?

許多在台灣採訪大選的外媒,都點出了「假新聞」和「不實資訊」…

李志德 2023-11-01

#MeToo運動與集體協作
#MeToo運動與集體協作

在這波MeToo運動中,現身控訴性騷擾的性/別主體遠比過往人

陳美華 2023-08-29

我在國防改革前夕,入伍當四個月的新兵
我在國防改革前夕,入伍當四個月的新兵

通常一講到我入伍服役,旁人首個疑問便是:能不能適應軍中生活?

江旻諺 2023-08-29

共同的底線
共同的底線

這種觀點彷彿認為,透過視而不見和聽而不聞,人們可以拋下過往

葉虹靈 2023-06-21

《克里姆林宮的餐桌》背後──那個曾經無法和父親說話的波蘭作家
《克里姆林宮的餐桌》背後──那個曾經無法和父親說話的波蘭作家

習慣被控制的人們,被放到充滿不確定性的新環境中...

張惠菁 2023-06-21

想打造雙語國家 不能只靠全英授課
想打造雙語國家 不能只靠全英授課

EMI和EFL/ESL的教學宗旨不同,任務也不同

洪聖斐 2023-04-27

英語授課越多越好嗎?兩頭落空與資源失衡的危機
英語授課越多越好嗎?兩頭落空與資源失衡的危機

從台大英文授課必修課的開設經驗,討論教學現場的實況與困境……

凃峻清 2023-04-27

那些烏克蘭教我們的事—— 社會與經濟篇
那些烏克蘭教我們的事—— 社會與經濟篇

俄烏戰爭本是強弱懸殊,烏克蘭是如何提昇戰爭風險承擔能力?

何澄輝 2023-04-27

那些烏克蘭教給我們的事~軍事改革篇
那些烏克蘭教給我們的事~軍事改革篇

俄烏戰爭迄今尚未終結,烏克蘭軍隊做了什麼?怎麼做到!

何澄輝 2023-03-01

部長教授的最後一堂國家安全課
部長教授的最後一堂國家安全課

台灣成為「如何領導國家安全事業」課堂主角,為什麼?

陳為廷 2023-03-01

為黨國鞠躬盡瘁的蔣經國
為黨國鞠躬盡瘁的蔣經國

蔣經國極力護持父親留下的黨國,但終究力不從心。

陳翠蓮 2023-01-09

大便寫的詩
大便寫的詩

有崇拜,就有大便。銅像的存在是為了讓大便在上面寫詩。

胡淑雯 202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