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考古題

台語考古題
note.detail.update
2022-09-01
note.detail.writer
石牧民

◎石牧民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能力認證在八月六日、七日登場。今年的試題中,出現台語歌仔冊以及「kuà-tiàu 掛吊」等詞語,引起廣泛討論。

台語能力認證,當時行tng sî-kiânn!

一個語言能力認證的題目成為輿論焦點,以台語復振的觀點看來,已經是值得欣慰的事。近幾年來,台語能力認證應試人數屢創新高,國民蔚為風尚,認證自己的台語能力成為一件很「潮」的事。事情進展到考題成為人們關注、討論的焦點,那簡直像極了幾十年前的大學聯考,或當前的學測。考完試,走出教室後討論「那一題你會不會寫?」這樣的耳語,成為見諸報章、社交媒體那麼大的聲音,可見得參與者眾,大夥兒的得失心也重。台語和聽、說、讀、寫台語的能力,成為重要的事情了。

考題成為矚目的焦點,廣泛地被討論,並不只是因為大家都在考。實際上,這樣的討論從無例外地也關乎考試的意義,教育的方針。每一年學測,考題都要被討論一次,而討論出來的得失,很有可能反過頭來影響課綱。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台語能力認證。歌仔冊、「掛吊」等試題引起廣泛討論,的確是大家都在學台語,大家都在參加台語能力認證的指標。但是,這些討論也終將觸及台語能力認證的意義,台語學習的意義。

考試使人緊張,甚至令人恐懼;拿到考卷之前,你不知道他會考什麼。但各式各樣的參考書、考古題全都在證明,其實你大致能夠預期他要考什麼。考古題名叫「考古」,實際上它提示了特定測試裡最新的趨勢,最新的典範。用台語詞彙的話,考古題其實把你所參加的考試當前所「要意 iàu-ì」的知識告訴你。他叫做「考古」真的不太準確,他真正的功能是讓你知道至少到上一次考試所重視的要點。

雖然都叫做「考古題」,二者無仝bô-kâng

但台灣社會當前的台語能力認證卻恰恰不是這樣,考古題真的是考古。「歌仔冊」出版最興盛的時代是日治時期;而「掛吊 kuà-tiàu」是「心悶 sim-būn」的同義詞,「『心悶』又是什麼啊!」他們都是「想念」、「思念」的同義詞。當我們說台語,當我們書寫台文,當我們使用台語來抒發情緒、表達意見,我們已經不太這麼說,我們已經不太能掌握這些形形色色又能觸類旁通的詞彙。我們可能會說「思念 su-liām」,或者有人用到「數念 siàu-liām」就了不起了。「掛吊」、「心悶」這些並不那麼直覺的詞彙,彷彿不存在於我們的時空,得要村莊中的耆老說了出來,或者家裡的阿媽說了出來,我們才意識到他們的存在。那些詞彙,我們已經遺失掉的那些詞彙,存在於曾經開口閉口就是台語的古早以前。
在那個「古時候」,台灣說台語的人最多,每個人說台語的時間很長很長,用台語來說的層面很廣很廣。那個「很廣很廣」,直接反映在歌仔冊這種庶民的出版品上頭。平平都叫做「歌仔冊」,內容有說梁山伯、祝英台故事的,有紀錄男女拌嘴、訴請的(相褒歌),有介紹時下新知的(自由戀愛歌、民主歌),有描述社會事件、聳動時事的(運河奇案)⋯。說台語的人多,說的時間長,拿來說的事情廣泛,直接使台語具有生命力,所謂「活跳跳 ua̍h-thiàu-thiàu」的語言。

然而,再往後,一直到現在,就是我們一再說的,台語落難的時代。中國國民黨黨國、威權、專制的統治和語言政策,致令說台語的人減少,台語家庭的下兩、三代不說台語;致令說台語的時間減少,在學校就不准說,在電視上只有限定的時間能說;致令台語拿來說的層面減少,公領域的物事幾乎全部只有華語能夠表達。人數、時間、層面一旦大幅縮減,台語的詞彙也必然減少。終於到了再怎麼說也只會說「思念」而不知道、不熟悉「掛吊」、「心悶」的地步。

考古,是講回台語的重要過程

於是,我們是真正需要去「考古」的。學台語的我們都在面對一個客觀的事實:我們無法僅僅藉由自然狀態下的多說、多聽、多寫就學得台語、台文。我們需要刻意地尋求外部資源的輔助。台語的語言和文字,至少有六、七十年的時間並沒有與時俱進。由於這樣的斷層,這個語言、文字系統的資源封存在古早的以前;在耆老的語彙裡,在《台日大辭典》裡,在台語《聖經》裡,在《台灣府城教會報》裡,在數以百千計的歌仔冊裡⋯。進入這些外部資源的輔助中,汲取可以在當代情境中使用的資源,這恰恰叫做「考古」。

而這其實是台語能力認證中出現歌仔冊的考題,出現好些人並不會寫而議論紛紛的「掛吊」之意義。教育部的臺灣閩南語能力認證,是國家運用國家機器的力量推動語言復振的手段,而且藉由測驗建立台語能力的標準和典範。我們的確是需要為了考試去讀考古題,真正的原因是,我們自己本來就需要考古。為了考試,也不止為了考試。

就為了台語。為了把台語找回來,說回來,寫回來。

 

note.detail.more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從孩子來到這世界上起,我們亦步亦趨、小心翼翼地把孩子帶大

劉楚筠 2025-07-01

富饒的沙漠
富饒的沙漠

在學齡期,孩子開始走向社會,家庭不再是唯一的訊息或權威來源。

鄭谷苑 2025-07-01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所謂代溝,自古就有。

史英 2025-05-01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你所謂的『特殊生』是什麼意思呢?」

鄧嵐心 2025-05-01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我跟體罰的「緣分很薄」,影響卻很大。

李慧貞 2025-05-01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請小孩先讀讀附錄的課文(見P.62),再試試以下的題目。

史英、武宜佳 2025-05-01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有了課文與原文對照,就容易看出兩種語言的差異,也就自然會…

史英、武宜佳 2025-03-01

海綿與章魚
海綿與章魚

在討論小孩的學習歷程時,常常會用海綿做比喻。但去年十二月…

鄭谷苑 2025-03-01

當小孩森氣氣
當小孩森氣氣

人們總說,有情緒是正常的、情緒不分好壞、要接納、要理解……

陳雅萍 2025-03-01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阿文看到建中校友會的菜單,覺得很噁心。她說:「以前都覺得

楊佳羚 2025-03-01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性影像犯罪,任誰聽了都會心頭一沉的五個字。究竟為什麼生發生?

鄧嵐心 2025-02-27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我們很難把這些事件的成因都歸咎於「兒少不懂資安問題的重要性」

李昀修 2025-02-27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我每天都會到網路上搜尋自己的照片。」

李昀修 2025-02-27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網傳私照,絕對是所有爸媽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史英 2025-02-27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幾年前,網紅還是罕見的職業,與其說不支持小孩想當網紅,事實更

鄧嵐心 2025-01-01

抗網保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