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繪本裡有那麼多擬人化動物? 從兩「本」超越甜美表象的兔子談起吧!

為什麼繪本裡有那麼多擬人化動物? 從兩「本」超越甜美表象的兔子談起吧!
note.detail.update
2022-09-01
note.detail.writer
游珮芸

◎游珮芸(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飼養小動物的經驗:蠶寶寶、小倉鼠、金魚、小貓或小狗…。在飼養的過程中,動物成為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也觀察動物的生長,從中學習關懷生命,並且經驗生命的奧妙。

而動物更是繪本中常見的角色,創作者經常讓動物們化身為故事主角,來傳遞各種訊息。為什麼繪本中會有那麼多擬人化的動物呢?動物擬人化繪本的特色是什麼?一本傑出的動物擬人化繪本,可以營造出什麼樣的世界?這回,我們就從兩本經典「兔子繪本」談起吧。

多變的造型與象徵的意涵

擬人化的動物通常表現出兩種特性,一則行為像人類,如原本四肢站立的動物,在故事中以兩隻腳行走;二則動物會說話,他們使用與人類相同的語言,溝通表達自己的情感。台灣知名的繪本畫家賴馬曾說,他的繪本常以動物做主角,是因為「使用動物擬人化角色,能產生更多『形狀』與『色彩』的樂趣,比起使用人類為角色,提供更寬廣的造型可能。」對於圖像佔大半篇幅的繪本來說,動物的形貌本身,的確提供了觀看的趣味。

兒童文學研究者雷納.馬克思(Leonard Marcus) 則在〈繪本中的動物〉中表示:「在我們每日思維和表現裡,動物的形象是最富聯想的象徵種類之一。」因為動物有許多象徵意涵,充滿了各種詮釋的可能性,讓創作者有更多發揮的空間,讀者也能從閱讀中獲得樂趣。說到將動物擬人化的起源,其實可以追溯《伊索寓言》,這本源起於古希臘的民間寓言,多以動物為主角,有吃不到葡萄的狐狸、受困的獅子、用機智喝水的烏鴉…。你是否也讀過幾篇呢?

無論如何,愛要說出口

這次我要介紹的兩本兔子繪本都跟「愛」有關。《兔子的婚禮》是美國享譽全球的繪本插畫家哥斯.威廉士( Garth Willams,1912~1996) 於1958年創作的繪本。威廉士一生參與創作的童書近百本,作品經常得獎、登上暢銷榜,其中有許多都成為兒童文學經典名著。

《兔子的婚禮》描寫森林中的白兔與黑兔是最要好的朋友,他們一起玩跳馬背、比賽找橡實,覺得跟對方在一起的時光,十分愉快。有一天,黑兔突然覺得很憂愁。白兔問:「你怎麼了?」黑兔總是回答:「沒什麼。」在白兔的追問之下,黑兔終於說出他的願望,他說:「我希望可以永遠,永遠,和你在一起」。終於,在暖暖月光下,以及好朋友的祝福中,黑兔與白兔一起實現了心中的願望,那是一場森林裡,最美好的婚禮。

另一本《猜猜我有多愛你》1994年在英國出版,爾後暢銷全球超過5000萬冊,被翻譯成57種語言。故事作者是山姆‧麥克布雷尼(Sam McBratney,1943~2020),插畫由安妮塔.婕朗(Anita Jeram,1965~)擔綱。麥克布雷尼以真誠的文字,細膩的描繪大、小野兔的對話,並用童真的口吻,具體化比喻著抽象難懂的愛意。刻劃出每個孩子對於父母比自己愛得更多的疑惑,婕朗則以靈動的造型與柔和的色彩捕捉大、小兔子間的親密關係。讀過繪本的大人和小孩一定很難忘懷最後的這段對話:

小兔子睏了,閉上眼睛說:「我愛你,從這裡一直到月亮。」  

大兔子把小兔子放到葉子鋪成的床上,親親他,對他道聲晚安。躺在小兔子的身邊,小聲的微笑著說:「我愛你,從這裡一直到月亮,再——繞回來。」

比甜美或心靈雞湯更多一些

這兩本繪本都有令人滿意的結局,令人賞心悅目的圖像,可以說把這個世界的美善發揮到極致。繪本中兔子的世界,似乎是單純與美好的化身。

然而,我們如果回到歷史現場,就會發現1958年出版的《兔子的婚禮》,實際上是影射了當時美國黑白種族融合的議題。今天我們再讀這本繪本,除了種族膚色議題、還可以擴充到階級、文化、宗教、國度等差異的討論。

至於《猜猜我有多愛你》中,使用了大兔子和小兔子這樣的角色代稱,完全撇開性別與親職扮演的僵化形象,大兔子可以是爸爸、媽媽、或是沒有血緣的照顧者,而小兔子則可能是男生或女生,也可能是「被收養」的小孩。這兩本繪本,都運用了動物象徵的特性,抓住孩童容易與動物共感的特性,但又同時打破了《伊索寓言》以來成人對動物形塑的刻板印象,這就是他們可以成為經典的緣故囉。

原來「大野狼」是用四隻腳走路的 !!

這是真實發生的事。

記得那天,我和兩個孩子正在看電視上播放的動物紀錄片。還在唸幼兒園中班的大兒子,突然煞有其事地看著我:「媽媽,大野狼是用四隻腳走路的啊?!」我先是愣了一下,感覺他似乎話中有話。

過了一會兒,我才意會過來,原來這是他第一次看到「真的」野狼在荒野中奔跑。從出生以來,他所看過的「大野狼」,都是出現在繪本裡…。那隻誘騙小紅帽的大野狼,是用雙腳站立走路的;那隻吹倒豬大哥和豬二哥房子的大野狼,也是如此。七隻小羊的童話中,假扮成羊媽媽,想要進入小羊家中大啖羊隻的,也是!

繪本中的野狼,因為擬人化的設定,所以用「雙腳」走路,甚至穿上衣服,表情動作也人模人樣的,是「披著人皮的狼」。因為幼兒的周遭環境中沒有「真的」野狼,他們無從認知真實的狼,所以容易把書中看到的模樣,認定為野狼真實的樣貌。如果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貓狗,幼兒就很容易就辨別,書中虛構的角色與現實中的貓狗的不同。

這件事情倒是給我一些提醒。除了閱讀虛構故事,也要帶孩子多走出去認識大自然、去動物園遊玩,或是看紀錄片,也要一起閱讀紀實類的科普書籍。只要提供多元認識世界的管道,我們就不用太擔心孩子無法分辨擬人化的世界與真實的差異囉。不過,我們還是要注意,不要提供過多動物刻板印象的作品給孩子,譬如「豬就是笨」、「狐狸就是狡猾」、「狼就是壞人」…。保留孩子彈性思考的空間,也讓他們能認識世界的多元和繽紛。
 

note.detail.more

請當我的朋友好嗎? ——繪本中的社交祕笈
請當我的朋友好嗎? ——繪本中的社交祕笈

幼兒園到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孩子,開始進入小社會,要學習溝通..

游珮芸 2023-03-31

書衣的秘密:傳遞言外之意亦或直搗核心
書衣的秘密:傳遞言外之意亦或直搗核心

繪本的封面與書衣的巧思,不但切題還吸睛,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游珮芸 2022-12-01

打破「美麗」與「可愛」的緊箍咒
打破「美麗」與「可愛」的緊箍咒

什麼樣的繪本可以增強孩子的美感經驗?

游珮芸 2022-11-01

為什麼繪本裡有那麼多擬人化動物? 從兩「本」超越甜美表象的兔子談起吧!
為什麼繪本裡有那麼多擬人化動物? 從兩「本」超越甜美表象的兔子談起吧!

這回,我們就從兩本經典「兔子繪本」談起吧。

游珮芸 2022-09-01

想像力才是王道: 繪本中的「假扮遊戲」
想像力才是王道: 繪本中的「假扮遊戲」

你一定聽過這樣的說法:「遊戲是孩子的天職」。玩耍可以激發想像

游珮芸(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2022-08-01

誰說互動只能是科技? 和幼兒一起「動手」、「閉眼」 讀繪本
誰說互動只能是科技? 和幼兒一起「動手」、「閉眼」 讀繪本

孩子藉由五光十色、互動性強、擅用遊戲原理的科技產品學習...

游珮芸 2022-07-01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繪本中角色的走位大有學問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繪本中角色的走位大有學問

近年來繪本成為顯學,一般人只要一想到童書,腦中多少會浮現出…

游珮芸 2022-06-01

繪本的視覺單位與翻頁的魔法
繪本的視覺單位與翻頁的魔法

前後翻頁之間的時間差,就是朗讀故事時的「關鍵時刻」。

游珮芸 2022-05-01

「看見」繪本中文字的「聲響」
「看見」繪本中文字的「聲響」

繪本是拿來朗讀的最佳的親子共讀模式,就是大人讀出故事,小孩…

游珮芸 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