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遇見了小路

當我們遇見了小路
note.detail.update
2022-09-01
note.detail.writer
朱慧雯

〈小路的選擇〉是公視為青少年自殺專題製作的互動式網站,使用者和小路一起經歷他的生活,選擇小路身旁不同角色的回應,主角小路最終會因使用者的選擇,決定要留下來還是離開。

「小路再度從疲憊中醒來。這已經是失眠的第59天了…」

〈小路的選擇〉畫面帶著強烈的抑鬱、厭世感,小路起床、上學、再到社團,面對父母的不理解、同學的排擠、老師的忽視…題目做到一半,我的負面情緒也被牽引,一來是對小路的狀態感到幫不上忙,二來是自己好像也變成了小路。

在情境中,爸媽不懂小路沒有生病為什麼想請假、老師不懂小路不好好準備考試為何還在胡思亂想,這些都讓我想替小路大喊「為什麼大人什麼都不知道!」

大人真的什麼都不懂嗎?我們很好奇。

我們邀到三位媽媽,分享操作網站後的心得。原以為〈小路的選擇〉會讓媽媽們覺得被控訴,畢竟選項選錯了,小路會選擇自殺。但A媽媽的眼淚,破除了我的假設。「感覺小路很孤獨」、「會心疼會想接住她」、「會擔心她這樣會不會痛」,不只A媽媽,媽媽們對小路的擔心與心疼,把我從小路的世界拉回到現實。

C媽媽說:「自殺這件事情,是很需要勇氣。他們心理上的痛苦,大於自殺造成生理上的痛苦。」她回想起自己高中時曾寫信給張老師,問什麼是死亡,得到的答案不是她想要的,內心也出現某種孤獨感。

大家都心疼小路,我忍不住問:「會不會覺得青少年好難溝通?很容易踩到他的地雷?小路跟爸媽聊到大學要選什麼科系,一言不合就說要去死。」媽媽們說是啊,比經前症候群還難搞。但馬上接著說,「還是會想知道哪個是標準答案,哪一個比較不會傷到小孩」、「好像只要一個沒有做好的話,就會把一個生命推向一個…。」
這樣的顧慮也促成我們離開小路的選擇,討論了幾個可能更好的回應:

「『不要說什麼去死』的這句話拉掉(見前頁左圖),這個回應應該是好的。因為他只是如實講出那句話,先顧到對方的生理需求。」

「我會跟他說不管讀什麼科系,只要讀得快樂的話,就會是好的科系。」

「我會先跟他道歉,因為我不知道他當時的壓力這麼大。」

A媽媽說,有時候一句話出來,我可能是無心,也可能是善意,但小孩還是有可能會聽到負面去。遇到小孩反應很大時,我覺得要先去想他怎麼了,就比較不會直覺的想指責或罵回去。

B媽媽則說自己能理解有些家長因為工作忙碌或是一不留意,回應就變得很直覺,像是選項中的「我們是為你著想!你反應那麼大幹什麼!」,只是這樣就會錯過了解孩子是否長期被某些事情困擾;因為關係一旦被打壞,就需要更長的時間修復。

青少年不願意把心裡話跟家人說,動不動就句點人家,也是媽媽們會遇到的情況。B媽媽說「不要只跟孩子聊功課,要多關心他的人際。」C媽媽則覺得,要讓孩子知道你隨時都在,因為只要孩子心理狀態夠強韌,就算父母回應的不夠好,孩子也不會因為這樣被擊潰。

C媽媽提到,之前曾經被兒子說情緒勒索,覺得很受傷。「你會有一種付出那麼多,同理很多,竟然兒子認知是情緒勒索,他這樣說才是情緒勒索我!」「但我想,大人有很多學習的管道讓情緒有出口,小孩不見得有出口,我不要跟他計較。所以大人要學習,上父母成長班,很重要。沒有學習就會用原始的情緒去勒索我兒子。 現在被兒子否定時,我就有能力用比較軟的態度回應他『你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大聲,啊我就不會啊!』而不是選擇暴走。」

三位媽媽提醒了我們,父母不只要覺察孩子,更要覺察自己,不要讓自己困在情緒風暴裡,不要讓語言、行為與關愛的心意差了一截。

「因為你一路上的選擇,小路得以及時離開自我毀滅的深淵。」

三位媽媽都讓小路留下來,媽媽們說:「看到我自己的選擇和做法,原來是可以撐住這個孩子。真好!」

是啊,很高興我們遇到了小路,也能撐住小路!

 

note.detail.more

陪著你再走一段──豐原霸凌案後,爸爸的奮力一搏
陪著你再走一段──豐原霸凌案後,爸爸的奮力一搏

爸爸的眉頭糾結起來:「我說了,我要真相...

李昀修 2024-03-05

【豐中霸凌案追蹤報導系列】離開的人,留下的人
【豐中霸凌案追蹤報導系列】離開的人,留下的人

每一份失去皆是不同的模樣。再談豐原高中霸凌案件,還有意義嗎?

編輯部 2024-03-05

豐中霸凌案追蹤報導——半年內就被記了X支警告!?
豐中霸凌案追蹤報導——半年內就被記了X支警告!?

為何搜查未果後可以拿毫不相干的理由記警告?

廖佩汝 2024-03-05

豐中霸凌案大事記
豐中霸凌案大事記

編輯部 2024-03-05

好好打球,真的好難──在合球隊記者會之後
好好打球,真的好難──在合球隊記者會之後

1月19號的上午,許多張年輕的臉孔來到立法院中興大樓

李昀修 2024-03-01

豐中霸凌案追蹤報導——留下的少年們
豐中霸凌案追蹤報導——留下的少年們

十七歲的年紀要承擔多少壓抑,又該如何面對這場已然的失落?

鄧嵐心 2024-03-01

【申訴案報導】因為不捨,所以窮追──豐原高中霸凌案裡的人本校安組
【申訴案報導】因為不捨,所以窮追──豐原高中霸凌案裡的人本校安組

豐原高中的一位學生輕生後,人本校安組沿線追查...

李昀修 2023-11-03

【原住民實驗小學剪刀戳眼事件簿】對抗怪物的方法
【原住民實驗小學剪刀戳眼事件簿】對抗怪物的方法

這是在今年年初,發生於東部某一所原住民實驗小學的故事...

李昀修 2023-09-25

【原住民實驗小學剪刀戳眼事件簿】被霸凌的孩子說:他現在很喜歡上學
【原住民實驗小學剪刀戳眼事件簿】被霸凌的孩子說:他現在很喜歡上學

「被老師拿剪刀戳向眼睛,一定很害怕吧?」

李昀修 2023-09-25

【原住民實驗小學剪刀戳眼事件簿】全村共養
【原住民實驗小學剪刀戳眼事件簿】全村共養

就是這「全村共養」的凝聚氛圍,才讓小兵們一步步過關斬將...

廖佩汝 2023-09-25

【原住民實驗小學剪刀戳眼事件簿】偏鄉熱血教師力抗霸凌:想陪孩子成為自己
【原住民實驗小學剪刀戳眼事件簿】偏鄉熱血教師力抗霸凌:想陪孩子成為自己

回頭來看,代理老師H會成為揭發霸凌的關鍵人物絕非偶然...

廖佩汝 2023-09-25

【專題報導】原住民實驗小學剪刀戳眼事件簿
【專題報導】原住民實驗小學剪刀戳眼事件簿

如果說養一個小孩需要全村的力量,當孩子受傷時,全村也能...

人本教育札記編輯部 2023-09-24

失語的X們——記楠梓特教學校師對生霸凌案
失語的X們——記楠梓特教學校師對生霸凌案

比生理失語更難解的,是社會性失語。

廖佩汝 2023-08-24

在孩子背上劃下的傷痕,也劃破長久以來體制的包庇 ─記青年國中蔡姓體育老師施暴案
在孩子背上劃下的傷痕,也劃破長久以來體制的包庇 ─記青年國中蔡姓體育老師施暴案

編輯部 2023-08-24

面對台日校園性犯罪,我們有幾個問題…
面對台日校園性犯罪,我們有幾個問題…

在校園性侵方面,日本的嚴重程度或許不比台灣低...

魏小由、王士誠 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