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記刊登日期:2022-10-01
雖說,教育值得你投入更多心思注意,但「無奈卻無力」,卻是我最近面對校園申訴案時冒出來的感受。
簡單又重要的事
一直以來,秘書組的工作就是站在監督政府與學校的角色,針砭除弊。最近台中某國中資優班導師性侵女學生事件,台中市教育局始終未積極擴大調查與併案調查,我們免不了親上火線,與教育局針鋒相對,要求他們改進作為。人民有監督政府的責任與義務,希望事件原由能釐清、能被積極處理,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時間靠近選舉,我們的日常工作,卻被有心人士抹黑成政治事件。
起初發現申訴案被抹黑,當然感覺很氣憤!也替案主抱不平,因為,當案主願意站出來直面教育現場的弊病,那可是與一整個體系作對(特別是教育體系,很常將老師綁架成整個團體),與尊師重道的刻板印象為敵(不聽老師話還申訴老師,大不敬!)。更多時候,我感覺到的是無奈,與隨之而來的深深的無力感,因為,為何除了揪出不適任教師,維護校園教育正常之外,我們還得面對「人心」、處理輿論。
從氣憤到無力、從無奈到體恤
「怎麼選舉才跑出來!」「我看是假的啦!還不是政治操作!」網路上惡意改圖、誤導性的留言內容,每一項攻擊都考驗社會大眾對申訴案件的信任與關注程度。在網路速食文化下,我們花費時間大篇幅的澄清,也許不如有心人士的一張梗圖、一句別有意圖的違心之論。
民眾或許缺乏媒體識讀能力、無法用足夠的時間與精力辨別與查證事非,被所謂「網軍」牽著鼻子走,遭蓄意扭曲的風向影響,我們該怨懟那些受操弄的人嗎?他們在某個程度上,不也是因為資訊不對等,才深受其害。
轉念一想,只要不適任教師問題無法確實解決,這一切一定會持續存在。那麼,就來吧!面對抹黑、潑髒水,我雖是厭惡、無奈,也會繼續不厭其煩的為案件平反。因為每一位申訴人的信任與勇氣都彌足珍貴,不該輕言放棄。
邀請您到申訴的現場走走
最後,我仿作了吳晟老師《我不和你談論》其中的詩句,獻上一段新詩:
我不和你談論政治
不和你談論那些各持己見的偏執
請離開網路
我帶你去申訴的現場走走
去看看不適任教師行為與觀念
別被空泛的假象粉飾太平
你缺乏媒體識讀的能力
在資訊的洪流下呀!
已迷失了很久
這是翻轉思潮的時刻
而你難得來關心
我帶你去申訴的現場走走
去看遍校園裡的眾生百相
如何在表面和諧中迫害著學生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