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愛與思考的家庭新生活,就從戒除「破壞性語言」開始

打造愛與思考的家庭新生活,就從戒除「破壞性語言」開始
note.detail.update
2023-03-09
note.detail.writer
陳生慶

◎陳生慶(人本教育基金會教育中心主任)
有一些大家習以為常的話,那句話,很可能讓人傷心,大家卻不知道。事實上,不只拳腳相向是暴力,惡言相向也是暴力,而且往往是拳腳相向的前奏。因此,在家庭中建立一種彼此「說好話」的文化十分重要,這也是「實踐愛」的起點。

人本教育基金會在今年年中進行了一項網路調查──票選出哪些話最讓人傷心、最阻礙「愛的傳達」與「學習思考」,甚至,讓已經長大的成年人回想起小時候聽過都還會難過的句子。透過這項問卷,希望協助爸媽瞭解,語言暴力的破壞性之深遠,並想想話該怎麼說、不該怎麼說。

問卷共收到兩千四百三十六筆投票,最阻礙「愛的傳達」的十大破壞性語言,依序是:

第十名──快一點!我數到三!
第九名──你就不能小心一點嗎?
第八名──你為什麼就是要跟別人不一樣?
第七名──哭什麼哭!!
第六名──你別想我會幫你!
第五名──聽話,爸爸媽媽才會喜歡你!
第四名──你就自己一個人留在這裡吧!
第三名──你給我閉嘴!
第二名──你讓我很失望!
第一名──我怎麼會生出你這種小孩?

最阻礙「學習思考」的十大破壞性語言,票選結果則是:

第十名──字寫得醜,人就長得醜喔!
第九名──被老師罰活該,誰叫你寫作業都不認真!
第八名──考這種分數,給你上那麼多課都白上了!
第七名──我不是教過你了嗎?
第六名──你沒那個天份啦!
第五名──你可以跟你弟(任何兄弟姐妹或同學)多學學嗎?
第四名──這很簡單啊!為什麼你不會?
第三名──這種成績,你沒救了啦
第二名──你很沒用耶!
第一名──你怎麼這麼笨!

調查過程中,有許多爸媽坦承,這些破壞性語言常常一不小心就會對孩子脫口而出。有人說,「自首:我常講第一句…」;也有人說,「嘖嘖,小孩盧到不行的時候,好幾句都曾經爆炸般地出現…」、「唉唷,糟糕,十句話全中…」。事實上,所有的爸媽都很疼愛自己的小孩,不過,也會在無意中傷害到小孩,譬如,大吼幾聲,或是,用這些語言刺傷孩子,即使這樣的次數並不多,但都足以影響到孩子的人格發展,阻礙愛的傳達。要打造愛與思考的家庭生活,必須從戒除「破壞性語言」開始。

森林小學校長朱台翔提供一個好用的方法:如果,把我們的言語行為性質化,分為「負的」、「零」和「正的」,當爸媽的絕對不要提供「負的」,大部分的時候是「零」,也就是,他過他的,你過你的,偶爾,我們提供一點「正的」就好了。朱台翔說,「如果,爸媽能夠謹守這個原則:不要負的,很多零,一點點正的,小傢伙就會有很大的轉變。」

不同的語言,會創造不同的行為模式

一般以為,有什麼思考,就會說出什麼話;但其實,慣性說出什麼話,也會不自覺牽動和形塑我們的思維,兩者交互影響。

譬如,每一句破壞性語言都可以替換成「需要我幫忙嗎?」。一旦說出口的是「需要幫忙嗎?」,看待孩子的眼光和角度就會轉為「他只是遇到困難」、「他只是需要被幫忙」。轉念之後,我們自然比較不會被情緒左右,也會引發孩子正向的感受和回應──通常,只要讓小孩充分感受到我們是想幫忙的(而不是指責或否定),小孩就會敞開心房讓我們解圍。
為了讓「家」成為孕育思考、讓人信心滿滿的所在,人本教育基金會特別挑選了五十二句給予生命正向力量的好句型、好思維,製作成《好話牌》,為了協助大家更能掌握「好話」的精髓,每一張「好話牌」上,還提供相對應的、人們習以為常的「負向語言」,像是:「你就不能控制一下你自己嗎?」對應「我猜,你不是故意的。」;「快一點!我數到三…!」對應「不要急,慢慢來,我們等你」。在正、負向語言所拉開的感受空間裡,讓我們的體悟和覺察可以更深刻。

關係是透過語言來形塑,而不是血緣的深淺;感情要透過言語來承載,而不是車子或房子。為了所愛,新的一年,讓我們一起「拿一手好牌,說幾句好話」。
 

note.detail.more

朋友都想要的媽媽,曾經打我兩巴掌
朋友都想要的媽媽,曾經打我兩巴掌

對著給足我成長空間與支援的媽媽,我卻說不出口我愛她。

日本守護兒童、保障兒童權利的結構
日本守護兒童、保障兒童權利的結構

日本保障兒童權利的代表性組織有「兒童相談所」與「兒童監察員」

立法禁止家內體罰,小孩也想說 : )
立法禁止家內體罰,小孩也想說 : )

了解孩子行為的理由,這樣家長就不會覺得小孩都在和自己作對

GIVE ME FIVE我不打小孩
GIVE ME FIVE我不打小孩

面對孩子狀況的五個重要心法——停看聽說愛

與我同行「與孩子立約」
與我同行「與孩子立約」

幾年之後,我終於也嚐到「腰疼」的滋味......

「欠打」的小孩?
「欠打」的小孩?

一個人在十八歲以後能不能去愛,取決於在十八歲以前是如何被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