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依霖(森小家長)
森林小學給的作業很有意思,因為需要家人一起完成,而我總是會想努力去做。因為老師說過一句話「給孩子很多的愛,不是森小才可以做到,在家就是森林小學。」
這次的作業,是要我們每天抽一張好話牌,設法運用那句好話。我很認真要促成全家一起做,而且要持續做,包括我自己要能設法堅持,因為我好想給孩子更多,讓他感到被接納、被認同的愛。我跟小孩商量,做張大表格貼在房間門口,每天看到就可以提醒自己去完成好話牌作業。
一開始我們就踢到鐵板了。雖然抽了好話牌,但不知道要怎樣用那句好話。後來發現,因為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好話端,而漏了看看牌的另一端,那句用來對照好話(正向語言)的負向語言是什麼。一旦可以覺察到自己的負向語言快要冒出來,就能夠適時將「好話」拿出來用。
於是我們將表格加上ok、no!做了下圖表格來提醒自己。果然,順了起來。連來家裡短住幾天的外婆,都說要一起參加作業。


作業變成越來越好玩的事。本來會激動生氣的,也能變平緩。兩個孩子,妮妮和童童,即使產生對立,也可以在提醒她們用抽到的好話來對待彼此時,以笑聲結束衝突。
「看到你就開心vs.我看到你就煩」
這是妮妮最喜歡的牌,她覺得心情不好,想起這句話,不管看見誰,都可以慢慢地好起來。
「親愛的vs.喂!我在叫你,沒聽到嗎?」
「慢慢來不要急我等你vs.快一點!我數到三…」
童童最有感覺的是這2張牌,因為她說這牌好像是為她設計的,讓她想起自己,也是最喜歡對我們說的話。
我則是幾乎每張牌都很用力的感受,因為每次抽牌時所看到的負向語言,都很真實,會讓我揪一下心。原來這些話都這麼傷害自己跟孩子。有一張我印象深刻的是:
「每個人最大的責任就是照顧好自己,不行時,可以先放下。vs.為什麼都是我?難道我做的還不夠嗎!?」這張牌帶來久違的崩潰大哭,才發現自己好害怕做不好媽媽這個責任,把所有的擔心、委屈都放在手心上藏著。於是放手讓孩子知道我的擔心,告訴孩子我的委屈,換來我們抱在一起安慰彼此的心!我現在依舊繼續讓自己抽著牌。
我很開心有認真做這份作業,每抽張牌就放在心中提醒自己去看見孩子的好,即使今天不順遂,也不會讓情緒折磨自己!像牌盒上朱朱校長寫的「看看這副好話牌,話該怎麼說?都已經幫你做了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