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牛
這種天氣,就是要穿很多;所以,在健身房就得脫很多;於是,一身大汗後,又得換很多──這時候,你就知道更衣室是個了不得的地方了。
那天,正在手忙腳亂更衣的時候,聽到旁邊兩個年輕人的對話:甲說我女朋友怎樣怎樣,乙說你這是靠道德的啦;甲說不然咧,乙說:「可是,我們現在的道德,背後的邏輯,根本就不道德」!!
聽到這個,我差點跌倒(一腿剛伸進褲腳),這是什麼年輕人啊,聽起來簡直像是哲學家;什麼「道德背後不道德」,難道他的同伴聽得懂?果然,甲說:蛤?
乙這才說出真話:「現在的道德都是看動機,如果動機被認可,那就算道德,如果動機社會不認可,那就…」;看起來,他是覺得現在的道德沒標準,不公平。
原來,道德之所以變得不道德了,是被「動機」害的。可是,一個人行為的對錯,真的可以不必管動機嗎?但他們一面講一面走出去,我拔腳就要跟,想要多偷聽幾句,不料,這回就真的跌倒了(兩腿都伸進褲腳卻忘記把褲子拉到腰上)。
我一手撐地,正要爬起來;就在這時候,忽然,說來你不信,就想起馬斯洛,對,就是和桶有關的那個(請參「子牛答嘴鼓」的《馬斯洛與桶》一文)。
但是,為什麼想起馬斯洛呢?馬斯洛講的,還不就是「五大需求」嗎?生存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尊嚴、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我數過了,總共五個沒錯;可是,其中又沒有道德。
那麼,幹嘛要想起馬斯洛呢?
[本文(下)會在3/31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