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日月如梭,轉眼之間,又到了交日記(月記?)的時候;而改版上架(明年一月一日)的日子,更是迫在眉睫了。我們既然心中急苦,就來惹事生非──先來考問上次改版日記留給您的題目:找找看,哪一篇是共舞的演練文?
想問什麼共舞,共什麼舞嗎?就知道貴人多忘事;謹簡答日:意思是札記的紙本版和網路版,要能相互呼應,相得益彰啦!現在公佈題目答案:正是上期的「香港失去了靈魂?」一文,沒錯,就是排版有誤的那篇 (有讀者反應,特此感謝)──沒發現兩頁誤置嗎?就知道貴人事多忙嘛!
閒話少敘,言歸正傳,先說這個月的新進度:繼上個月得到多位專家首肯擔任各主題的主編,現在,我們也邀到了幾位專欄作家,包括:陳建仁院士(前副總統)、李佳燕醫師(傳家家醫診所)、楊力州導演(拔一條河等紀錄片)、張玫女士(偉門智威管理合夥人)諸位,藉時將每兩個月與您紙上相會──這種心靈的約會,可不是隨便誰能有的機會噢!
這是紙本的新氣象,那網路版呢?攤開早前規劃好的網站架構,我們忽然發現,這個網站的長相,怎麼看就只是紙本內容加了一些所謂「共舞」的文章,沒什麼網路的特色,不能呈現網路版應該有的架勢,好像只是把紙本搬上網路,並沒有網路版的主體性。
有人說:不是說要共舞嗎?怎麼還講主體性?要統一了,竟然還講獨立?看起來,這場改版會議,就要走向哲學討論了。果不其然,有人說:雙人探戈的兩人,是要男的像男的,女的像女的,還是要把兩人弄得看不出性別?
接著,就有人提起森小的美術課,當時討論的一個問題是:達利既然是超現實主義者,為什麼還創造「雙眼畫」(註),刻意製造立體效果,要讓畫面看起來更有現實感?最後的結論是:超現實的題材,看起來越現實,給人的「超現實感」越強烈;同樣的,看起來越「像真的」的畫面,其超現實的內容,才更讓人震撼。
總之,對立的兩方面,其對立越是明顯,若能整合,則共舞的結果越是精采。這是辯証法的要義,在無意之間,竟成為紙本札記與其網路版共舞的一個指南。
所以,網路版要越不像紙本,才更能發揮共舞的效果;這麼一來,原先的規劃就得打掉重練了。重練倒也不難,但又和基金會官網犯衝;於是兩天一個會,沒完沒了地開下去。
終於,好不容易把官網搞定,大家額首稱慶之餘,正在喜不自勝的時候,卻有人翻出之前自以為「倒也不難」的打掉重練過的網路版;沒想到,一看之下,就發現這仍然是紙本札記的內容重組,根本沒有「打掉」,也談不上重練,改變的只是外表,骨子裡…。
看來,經過官網重整的歷練之後,大家的眼力已經不同了;原先看不出來的,現在已經昭然若揭了。然而,您知道眼高的下場是什麼嗎?沒錯,就是更手低,手更低了。
這回踼到的鐵板是真的又硬又厚,要突破的是思想的慣性,要置換的是項上的人頭,是說腦袋啦,才能更跟上新的時代。
那麼,腦袋怎麼換?鐵板怎麼破?那就──敬請期待下期的「改版日記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