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瑞典成為媽】瑞典家庭如何不體罰

【我在瑞典成為媽】瑞典家庭如何不體罰
圖源:楊佳羚
note.detail.update
2022-07-01
note.detail.writer
楊佳羚

◎楊佳羚

在《台灣女生   瑞典樂活》書中,我曾寫過「不打小孩的國度」,提到瑞典從原本妻兒都被視為丈夫財產、並有著「棍棒下出孝子」想法的國家,成為在1970年代全世界第一個禁止體罰的國家,並且在政策推出之際,在牛奶盒上提醒父母「不可以打小孩」。甚至,如果有大人在公眾場合對小孩咆哮,也會讓許多瑞典人覺得受不了,想處理這位大人。我想透過這篇文章,簡介瑞典家庭如何落實不體罰小孩。

 

讓小孩好好想一想

要做到不打小孩,瑞典的幼兒園老師成為我的第一位諮詢對象。瑞典學校在學年結束前都有與小孩家長的個別發展談話,此時我就問老師:「如何讓小小孩不玩食物?」老師說,面對這群一歲多到兩歲的小孩,她們會很明確跟小孩說「不可以玩食物」。大人可以觀察及詢問小孩,如果小孩是因為已經吃飽了才玩食物,大人則會讓他離開餐桌,不須勉強。由於在瑞典通常是小孩自己盛他想吃的量,而且可以分多次盛,所以也可以教小孩不用一次盛太多,免得浪費剩食。

如果不是這種情形,當小孩開始玩食物,老師會把食物拿開,請小孩想30秒。老師告訴我:「對小小孩來說,這30秒其實已經天長地久。」再來,她會問小孩:「你可以答應我好好吃飯、不玩食物嗎?」此時小孩都會點頭,再來就好好吃飯。由於瑞典人不會隨便讓小孩在餐前吃別的東西—例如,傍晚我帶著路比跟鄰居小孩玩時,當我拿出水果,鄰居小孩會跟我說:「我要回家問我媽」,之後出來跟我說:「我快吃飯了,不能吃水果」——因此,當小孩要吃飯時,通常都很餓了,也沒時間「玩食物」。但如果小孩還玩食物,表示他可能在測試大人的底線,這時幼兒園老師就用此方法讓小孩明確知道規則與界線。

有位朋友提到,她最小的女兒現在就正值「測試大人底線」的兩歲期。有一次她在爸爸倒優格時,故意把盤子抽走。這時瑞典爸爸的做法就是把小孩的餐椅轉向冰箱,讓她暫時無法跟家人同桌共食,並請她想一想。之後,他會問小孩是否知道剛才自己做錯什麼事,小孩要針對這件事道歉,這也是類似的作法。

 

需要「暫停」的時間

如果大人或小孩在情緒激動的狀態,此時就是需要「暫停」的時刻。例如,當大人覺得快爆炸了,他會跟小孩說:「我快爆炸了」,然後暫時離開現場,讓自己在房間裡冷靜下來,如果此時伴侶也在家,伴侶通常會接手。同樣的,如果現在小孩在哭鬧,大人也會請他到房間裡發洩情緒,等情緒平復了再跟小孩談。

有次在朋友家吃飯,小孩突然鬧脾氣,在餐桌大哭。瑞典爸爸把小孩抱離餐桌,請她在房間裡哭、冷靜下來。等小孩沒大哭或吼叫了,這位爸爸才進房與女兒談,然後女兒才回餐桌吃飯。

這類「暫停時間」與事後的談話,都需要大人的時間與耐性。另一位朋友提到,有次在婆家聚會,嫂嫂的兒子因為不肯洗手,大家就先吃,讓嫂嫂在房間與孩子就「為什麼需要洗手」談了40分鐘,而非硬壓著小孩去洗手。在這過程中,大人對小孩的說理是重要的,但也需要在彼此都能耐得住性子、情緒平復時,才能好好談。

 

都是大人的問題

如我先前專欄提過,在瑞典,專家診斷小孩的問題後,建議往往都是「大人的問題,大人需要調整」。例如,有次朋友帶小孩參加先生好友的博士論文答辯後的宴會,那天她女兒無法忍受冗長的宴會,完全坐不住,還穿著宴會服在每個桌子之間爬來爬去。朋友跟我說:「那天我的臉超級臭的」,她們全家因此提早告退。

後來朋友跟先生一起聽了瑞典專門回覆家長寫信詢問的廣播節目,其中的專家提到「家長錯誤安排」的例子,讓他們一起反省了當天的經歷。朋友說:這類宴會通常傍晚就開始、七點才開吃,至少到九點多才結束。當瑞典小孩習慣早睡(她們家是七點準備就寢,聽完瑞典文與中文的床邊故事後,大概八點前睡),如何讓疲憊的小孩乖乖坐好?她跟先生反省自己的錯誤安排,決定未來如有類似狀況,可以請人協助帶小孩,讓大人去參加宴會,或是一人出席即可。此外,他們也提醒自己:當小孩疲憊時,大人就要降低標準。節目專家說,小孩永遠有犯錯與學習的機會,連前述的「測試底線」也是一種學習,重點是大人要自我調整。

更重要的,是大人常常自己太急——這在台灣勞動條件不佳的狀況,更是許多家庭的常態,例如早上趕著出門、晚上趕著最後一刻去接小孩,而且大人小孩都肚子很餓或極度疲倦。我們一方面要思考如何改善台灣的勞動條件,讓所有人都更能有休閒或家庭時光;另一方面,大人則需要調整自己心態。例如,我之前在瑞典時,早上我會跟小孩說,媽媽在趕時間,所以必須請她配合我;但下午去接她時,我就讓她可以把騎單車十分鐘的路變成將近一小時,沿途玩回家,而我自己需要做的調整,就是依照我指導老師的建議:「當有小孩時妳會更有效率」,讓自己在白天專心工作,在傍晚接小孩時就完全放空,全心陪伴她或與她同樂,就不會讓自己處於焦慮或不耐的狀態。

所謂「不體罰小孩」,不表示讓小孩成為沒有界線的人。下期專欄,我還會再繼續這個議題,並且延伸談瑞典人如何認真看待小孩、不「騙孫」或「玩小孩」。

note.detail.more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從孩子來到這世界上起,我們亦步亦趨、小心翼翼地把孩子帶大

劉楚筠 2025-07-01

富饒的沙漠
富饒的沙漠

在學齡期,孩子開始走向社會,家庭不再是唯一的訊息或權威來源。

鄭谷苑 2025-07-01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所謂代溝,自古就有。

史英 2025-05-01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你所謂的『特殊生』是什麼意思呢?」

鄧嵐心 2025-05-01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我跟體罰的「緣分很薄」,影響卻很大。

李慧貞 2025-05-01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請小孩先讀讀附錄的課文(見P.62),再試試以下的題目。

史英、武宜佳 2025-05-01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有了課文與原文對照,就容易看出兩種語言的差異,也就自然會…

史英、武宜佳 2025-03-01

海綿與章魚
海綿與章魚

在討論小孩的學習歷程時,常常會用海綿做比喻。但去年十二月…

鄭谷苑 2025-03-01

當小孩森氣氣
當小孩森氣氣

人們總說,有情緒是正常的、情緒不分好壞、要接納、要理解……

陳雅萍 2025-03-01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阿文看到建中校友會的菜單,覺得很噁心。她說:「以前都覺得

楊佳羚 2025-03-01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性影像犯罪,任誰聽了都會心頭一沉的五個字。究竟為什麼生發生?

鄧嵐心 2025-02-27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我們很難把這些事件的成因都歸咎於「兒少不懂資安問題的重要性」

李昀修 2025-02-27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我每天都會到網路上搜尋自己的照片。」

李昀修 2025-02-27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網傳私照,絕對是所有爸媽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史英 2025-02-27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幾年前,網紅還是罕見的職業,與其說不支持小孩想當網紅,事實更

鄧嵐心 2025-01-01

抗網保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