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自己成為幫凶

別讓自己成為幫凶
圖片提供/Netflix
note.detail.update
2023-03-02
note.detail.writer
吳佳臻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副執行長)

「醫學生死了,留下自閉兒,根本是國家級的損失吧!」「肯定又會因為精神耗弱被判無罪,自閉在韓國等於殺人許可」「就算有自閉症也什麼都懂,送他進監獄吧」「跟自閉症鄰居一起搭電梯有點可怕」「應該把他們隔離」「不要因為有自閉症就輕判」…

全國頂尖醫學院畢業,前途看好、即將要成為醫生的哥哥,竟然被患有自閉症的弟弟給殺害了!在事實尚未明朗之際,網路留言板便充斥著「正義之聲」,惋惜逝去性命的高材生、譴責疑似犯下殺人案的自閉症弟弟、批評對身心障礙者網開一面的司法。這是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其中一集的內容,那些刻薄的網路留言對於台灣觀眾來說,一點也不陌生。

回顧台灣近年的重大刑事案件,殺害兒童、害死親屬、傷害女性…每一個案件都讓人心碎,逝去的無辜生命都讓人感到不捨。即使理性上知道犯案的兇嫌逃不過法律的制裁,但我們又不是活在包青天時代,台灣也早已脫離那種當政者說抓就抓、說殺就殺的年代,還是有正當司法程序仍要遵守,等到兇嫌被判刑確定,最快最快也至少要兩年。正義怎麼來得那麼慢!?還好,現在我們有言論自由和網路,等不及看到兇嫌遭到制裁的觀眾和網友,紛紛當起正義之聲。

先在網路上把相關人肉搜一遍,公佈嫌疑人的臉書帳號、照片,得知他的嗜好、興趣,如果網路上搜不到什麼資料,就從他的親友下手,把他的家人、配偶、朋友、學校同學都挖出來,讓大家看看到底是誰會把這樣的兇手當朋友、看看到底什麼樣的家庭會養出這樣的殺人犯!重大的案件,媒體緊迫盯人地報導,捕捉嫌疑人的一舉一動、眼神、嘴角、表情,並且加以詮釋,彷彿自己一眼就看穿嫌疑人的內心世界。對於無辜的受害一方呢,媒體當然也要盡職報導,案發現場一再重播、一再重述,以為多講一次就能幫被害人多出一口氣,多播放一次就可以多鞭一下那可惡的加害者。看到這樣的報導,每個人一定都會義憤填膺。

每一個犯罪事件都在人們胸中留下或多或少的衝擊與創傷。為了把這些情緒發洩出來。有人選擇同悲,所以我們看到北捷隨機殺人案、小燈泡案、台南雙警殉職發生之後,人們自發性地到案發地點獻花致哀。有人選擇共怒,隨著媒體一面倒地怒罵加害人、怒罵執政者、怒罵司法、怒罵支持廢除死刑的人。只是有時,甚至連立場不同的被害者家屬也被罵了進去。

「我希望你家死人啊!」「你就不要在路上被強姦、分屍…」「幹你娘!」「你們憑什麼廢除死刑?」「你們有沒有良心?」「你們為什麼要幫壞人?」「你們為什麼要阻止死刑執行?」「下地獄吧!」「不支持死刑的被害人家屬,一定不夠愛自己的孩子」…
重大犯罪事件發生後,儘管案情尚未明朗,嫌犯可能還沒抓到,廢死聯盟辦公室的兩線電話就會接力響起,幾乎每一通電話都是來責備我們廢除死刑的主張,認為社會上會發生兇殺案,都是廢死聯盟害的,所以我們跟兇手一樣可惡,甚至更可惡。來電的陌生人會詛咒廢死聯盟的成員和家人不得好死,如果是女性同仁接起話筒,對方更會加碼恐嚇你被強姦、被分屍,希望你死相悽慘。但要打電話對著完全不認識的人飆罵,多少需要點勇氣,更多的「正義之士」選擇不用現「聲」的網路留言,在電腦螢幕的屏蔽之下,匿名留下的惡毒文字與煽動圖文,彷彿要號召萬人起義。

台灣人素樸的正義感,令人感動,這股力量集結起來曾經掀開層層黑幕的國防「布」,為在軍中被霸凌致死的洪仲丘爭取正義,終止軍事審判;當鄉民的正義用來對抗霸權,可以發揮很大的力量,甚至推翻暴政。但是,如果這股洩洪般的正義感,僅是被情緒帶著走還沒看清事實,這股力量會把真相掩蓋,也沖走應該關注的議題,更糟糕的是,這股力量可能會誤導案件偵辦方向,並且對個人造成嚴重且難以彌補的傷害。還記得媽媽嘴咖啡店的雙屍命案,店老闆無端被捲入,媒體和網路言論繪聲繪影地描述他參與犯案的過程,最後證實店老闆根本是無辜的;或者最近的台南雙警殉職案,竟然連續誤認兩位「陳姓嫌犯」,差點成了冤案受害者。在這些例子裡,偵查不公開原則早已被放棄,變成偵查大公開,浪費偵辦案件的黃金時間不說,還可能造成冤案,更別說草率的偵辦過程對被害人家屬而言,無非也是一種折磨。

我很難想像,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可以用這麼不堪入耳的話語,毫無忌憚、理所當然地朝你劈過來。就像你走在街上,迎面而來的陌生人突然面目猙獰地朝你拳打腳踢,要把你往死裡打那樣。儘管難以理解這樣的行為,但我還是相信,這個打電話在你耳邊大聲辱罵的人、那個在網路留下惡毒貼文的人,平常時候其實跟我差不多,對陌生人會保持基本的禮貌,對身邊的人會展現基本的同理心和同情心:走路撞到別人會說「對不起」,搭電梯會幫別人壓住開門鍵,看到小孩跌倒會伸手幫忙扶起…我們看到有人被欺負、被傷害、被殘忍殺害,一樣都會感到難過、憤怒、痛苦。不同之處,只因為我們對於刑罰最嚴重的懲罰方式的選擇不同,你要的是剝奪生命與所有可能性的死刑,我要的是讓罪犯與社會隔離,同時讓他有改過、回歸社會可能的徒刑。

在現代這種人際互動越來越少、越來越冷淡的年代,多一點正義感和熱情是值得讚許的。但是,光有正義感和熱情,像無頭蒼蠅亂衝撞,並不能讓我們看清楚真相,憑著熱血想出一口氣,會阻擋我們彼此溝通的機會。如果有多一些人願意正視人性的惡、理解人生的艱難,或許就可以對掉落深淵的人們多一點理解,也能對被害人家屬多一點包容和體貼。
 

note.detail.more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從孩子來到這世界上起,我們亦步亦趨、小心翼翼地把孩子帶大

劉楚筠 2025-07-01

富饒的沙漠
富饒的沙漠

在學齡期,孩子開始走向社會,家庭不再是唯一的訊息或權威來源。

鄭谷苑 2025-07-01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所謂代溝,自古就有。

史英 2025-05-01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你所謂的『特殊生』是什麼意思呢?」

鄧嵐心 2025-05-01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我跟體罰的「緣分很薄」,影響卻很大。

李慧貞 2025-05-01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請小孩先讀讀附錄的課文(見P.62),再試試以下的題目。

史英、武宜佳 2025-05-01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有了課文與原文對照,就容易看出兩種語言的差異,也就自然會…

史英、武宜佳 2025-03-01

海綿與章魚
海綿與章魚

在討論小孩的學習歷程時,常常會用海綿做比喻。但去年十二月…

鄭谷苑 2025-03-01

當小孩森氣氣
當小孩森氣氣

人們總說,有情緒是正常的、情緒不分好壞、要接納、要理解……

陳雅萍 2025-03-01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阿文看到建中校友會的菜單,覺得很噁心。她說:「以前都覺得

楊佳羚 2025-03-01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性影像犯罪,任誰聽了都會心頭一沉的五個字。究竟為什麼生發生?

鄧嵐心 2025-02-27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我們很難把這些事件的成因都歸咎於「兒少不懂資安問題的重要性」

李昀修 2025-02-27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我每天都會到網路上搜尋自己的照片。」

李昀修 2025-02-27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網傳私照,絕對是所有爸媽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史英 2025-02-27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幾年前,網紅還是罕見的職業,與其說不支持小孩想當網紅,事實更

鄧嵐心 2025-01-01

抗網保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