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Q&A

睡眠Q&A
圖源:維基共享
note.detail.update
2023-03-01
note.detail.writer
詹雅雯
note.detail.editor
蔡靜慈

詹雅雯

 

我們每天都會做夢?

是的。夢是睡眠中獨有的意識經驗,一般來說,在快速動眼期甦醒,就會有清晰的夢境記憶,但在別的睡眠階段也會做夢喔!依據睡眠週期的循環來看,我們每天至少都會做4~5個夢。

夢主要是大腦固化白天記憶的過程,就像圖書館進了新書,要幫它編碼、歸到書庫中。這個過程對大腦來說,沒有記住的必要,因此,除非我們恰好在做夢階段轉醒,才會有明確的意識經驗並將它記住。

換言之,覺得每晚都會做好幾個夢的人,需要注意是什麼原因讓你頻繁醒來:如果是睡眠特有的疾病,需要到睡眠門診去尋求評估診斷;如果是夢境內容很驚悚或令人難過,則建議好好覺察自己現下生活中,是否有太多壓力,讓你負荷不來,或有憂鬱、焦慮症狀,正視它們並作好管理,就可有所改善囉!

 

做夢醒來,下次做夢時,內容為什麼沒有連續? 

夢會不會連續是因人而異的,有些人每天睡覺,都好像在看連續劇一般,有些人卻再也夢不回原來的場景。其實,夢的內容與白天經歷有關,若同樣的人事物讓你每天在意掛心或反覆思考,那夢中天天都出現他們,也就不意外了。

 

學校午休時不睡覺,下午精神會不好嗎?

不一定。首先要視你夜間的睡眠是否充足,再來要看你睡覺是否會認地點。根據研究建議,國小學生一天需要睡9~11小時,國高中生需要8~10小時,如果你晚上睡不到建議的標準,把握午休還一點睡眠債是很好的策略。特別是下午時,我們會遇到生理時鐘低點,被「睡意攻擊」(sleep attack)而難以維持警醒,約莫持續15~20分鐘。雖然撐過去後,精神也就回復了,但小憩片刻,更能有效提升下午的專注力、記憶力和情緒管理能力,讓續航力更持久喔!

當然,如果你對睡眠場域很要求,可能較難在學校午休時順利入睡,但閉眼休息片刻,還是能讓我們從早就繃緊的神經可以歇息,運作大半天的大腦也能重整開機。連Google全球辦公室都設有午睡室給員工使用,可見午休小睡的重要性。千萬不要浪費國外睡眠專家來台時,都讚譽有佳的午休制度!

 

為什麼有時候睡覺起來反而更累?

這是受到「睡眠遲惰」(sleep inertia)的影響。睡眠遲惰是由睡眠轉清醒的過程中,產生的昏沉、無力、反應遲鈍現象。一般來說,睡眠遲惰的持續時間,短則1~2分鐘,長則2~4小時。若小睡醒來後,睡眠遲惰越明顯且持續越久,就越容易感受到比睡前更不清醒。

研究發現,當我們將小睡時間拉得較長,進到深睡的N3階段時才醒來,產生的睡眠遲惰會持續較久。反之,在淺睡的N1和N2階段醒過來,睡眠遲惰的持續時間則較短。

所以,30分鐘內的小睡時間,可避免我們進入N3階段,既能發揮疲勞修復的功效,也不會受睡眠遲惰的影響太大,讓我們更快恢復清醒,以應付下半天的工作或活動。當然,你也可以睡1.5小時,把整個睡眠週期睡完,但太長或過晚的小睡,都可能影響睡眠趨力的累積,干擾夜間睡眠的入睡與品質,如同享用完下午茶後,就吃不下晚餐一般,建議謹慎評估自身狀況再做選擇。

 

怎樣才知道我有睡飽?

睡到自然甦醒,且維持整天清醒不費力,就是有睡飽!睡眠是修復的歷程,當你把白天清醒時耗盡的體能都「補血」回來,大腦自然就會轉醒。每個人需要的睡眠量會有差異,你可以趁寒暑假期間,維持固定的起床時間和安排充足的睡眠量,實測1~2週看看,就能找到自身所需的睡眠量囉!

 

上學日功課寫不完,因此都很晚睡,可以週末再補眠嗎?

不建議喔!要償還累積的睡眠債務不容易,還可能造成生理時鐘後移。根據日本的研究,某個晚上少睡1小時,就需要4天才能從睡眠債務中完全恢復。即使清償了睡眠債務,體內血糖值與壓力相關的荷爾蒙(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和皮質醇Cortisol)也會有顯著的下降。而週末延後起床2小時,可能讓你的生理時鐘後移半小時,使你晚上更難以入眠,早上更想賴床喔!

雖然犧牲睡眠可以讓你獲得更多學習與休閒時間,但請記住,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充足的睡眠才能真正幫助你改善認知能力、情緒平穩,使你白天更加專注學習和工作,有效提升產能與運用時間,讓你不用落入熬夜讀書,犧牲休閒與睡眠時間的循環。

 

為什麼有人會夢遊?真的不可以叫醒他嗎? 

夢遊是發生在深睡的N3階段,常見的原因是睡眠剝奪、作息紊亂、壓力與家族遺傳。由於睡眠剝奪和作息紊亂會使睡眠債台高築,所以入睡後,就會睡得更深,透過提升N3階段的睡眠比例來進行債務清償。但睡得太熟,腦區反而更不平靜,容易出現異常覺醒行為,包含混亂覺醒(醒來講話、坐起身)、夜驚(大哭大鬧、難以安撫)、夢遊(離開床鋪走動、漫遊)等類睡症狀(parasomnia)。

民間鄉野傳說「將夢遊的人喚醒會嚇死他」並不正確,而是夢遊者正處於很深層的N3階段睡眠,要喚醒很困難。遇到有人夢遊時,建議確保他的行動是安全的,並引導回床上躺好即可。如果你會夢遊,根本解決之道,是檢視有無保有充足且規律的睡眠,以避免下床走動、驚擾家人。

note.detail.more

從性格出發,展開人生的旅程
從性格出發,展開人生的旅程

當你對自己的特質足夠了解,就能在適當的情境與環境中發揮所長。

林瑋芳 2024-01-01

性格Q & A
性格Q & A

MBTI號稱援引榮格的人格理論,但科學實證尚不足

林瑋芳 2024-01-01

手足大不同──在《傲慢與偏見》和《孤味》中看見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模樣
手足大不同──在《傲慢與偏見》和《孤味》中看見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模樣

性格是孩子出生就帶出的種子,在成長路上長成獨一無二的模樣。

林瑋芳 2024-01-01

從咿咿呀呀到能言善道──兒童語言的發展
從咿咿呀呀到能言善道──兒童語言的發展

大多數孩子會在特定年紀達到某些語言發展里程碑……

葉理豪 2023-11-01

教養
語言Q&A
語言Q&A

近20年的研究發現:雙語者比單語者更具有認知上的優勢。

葉理豪 2023-11-01

教養
皮格馬里翁
皮格馬里翁

奧黛麗.赫本飾演賣花女,語音學教授想矯正她的發音。

鄭谷苑 2023-11-01

教養
晴時多雲偶陣雨──情緒是絢爛的彩虹,還是打翻的調色盤?
晴時多雲偶陣雨──情緒是絢爛的彩虹,還是打翻的調色盤?

情緒妝點我們的生活,在喜、怒、哀、樂中體驗著生命的不同面貌

梁記雯 2023-07-01

被封印的情緒──《杏仁》中被診斷為述情障礙的少年
被封印的情緒──《杏仁》中被診斷為述情障礙的少年

他自幼格外安靜,不哭不鬧也不笑,也無法辨識別人的情緒……

梁記雯 2023-07-01

情緒Q & A
情緒Q & A

情緒是需要去感受、接納並轉化,而非去壓抑與逃避……

洪福建 2023-06-21

我的孩子有發展遲緩嗎?怎樣預防與協助?
我的孩子有發展遲緩嗎?怎樣預防與協助?

早期療育的介入,將可減緩兒童的發展遲緩現象......

陳韻如 2023-05-01

發展遲緩Q&A 
發展遲緩Q&A 

我們永遠無法確知每個發展遲緩的孩子是否都是大器晚成

陳韻如 2023-05-01

《叢林奇談》的毛克利與發展遲緩的金妮
《叢林奇談》的毛克利與發展遲緩的金妮

《叢林奇談》以印度為背景,描述小男孩毛克利從小被狼收養

鄭谷苑 2023-05-01

睡覺時,腦筋轉了幾次彎?
睡覺時,腦筋轉了幾次彎?

為什麼要睡覺?為什麼會做夢?可以睡少一點嗎?

詹雅雯 2023-03-01

睡眠Q&A
睡眠Q&A

民間鄉野傳說「將夢遊的人喚醒會嚇死他」,是真的嗎?

詹雅雯 2023-03-01

睡眠生病了嗎? 《睡眠之屋》中的睡眠障礙
睡眠生病了嗎? 《睡眠之屋》中的睡眠障礙

他們經歷的不只是睡眠疾病,更是情感與理想的追尋與失落...

詹雅雯 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