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烏克蘭學習—群眾募資在俄烏戰爭中的角色

向烏克蘭學習—群眾募資在俄烏戰爭中的角色
來源:Ehimetalor Akhere Unuabona_unsplash
note.detail.update
2023-01-09
note.detail.writer
廖美

最近烏克蘭與台灣常被相提並論。經濟學家廖美長期追蹤烏克蘭現況,並直接從烏克蘭媒體蒐集資料。《群眾募資在俄烏戰爭中的角色》介紹烏克蘭人如何參與護國戰爭,值得我們學習。

◎廖美( 紐約市立大學研究中心經濟學博士,經濟民主連合(經民連)理事。研究領域包括:中台關係、東南亞與拉美政治經濟、選舉研究、勞動經濟、影視產業等)

 

俄烏戰爭初期,烏軍呼籲民眾遠離戰鬥現場。然而,被撤離戰區的民眾,並沒有真正遠離戰爭。戰鬥每日都在進行,後方民眾和國外支持者,以各種形式幫助烏克蘭軍隊,其中,群眾募資在戰爭中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烏克蘭從2014年克里米亞被俄羅斯併吞,東部頓巴斯地區由俄羅斯扶持的兩個共和國三不五時和烏軍開戰,其間有志願者投入戰鬥,由老兵協助訓練,希望新兵可以很快上手。一旦原本不在軍職體系者投入戰事,馬上就發現透過政府單位採購的軍需用品,常常不符需求。另外,政府機構的強制性程序,也常延緩補充軍備的時程。

 

活著回來基金會

於是, 「活著回來」基金會(註1)2014年成立了,透過網絡科技收集戰地實際需要,向民眾籌款,以幫助烏克蘭軍隊。「活著回來」基金會的目的就是要讓軍隊和軍人有足夠的支援,協助他們活著返家,這是烏克蘭第一個獲准購買和進口軍事用品的慈善組織。

這個基金會已有8年經驗,在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全面入侵時,發揮了不可小覷的力量。他們不但即時提供軍需,也團結了士氣,說它具有扭轉戰局的實力,並不為過。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 說,如果沒有「活著回來」志願者的幫助,烏軍的防禦會困難得多,因為這個基金會像「水銀」一樣,知道變通,他們不需要合同義務、財務監控,甚至不必擔心貨幣價值的波動,畢竟他們有大量捐款,可以買當下最需要的東西。

烏克蘭民眾對基金會的信任度很高,儘管已開戰九個月,「活著回來」基金會一樣可以在一天內籌集數億格里夫納(即數億新台幣,台幣與烏克蘭幣的幣值相近)。他們好像沒有什麼東西是買不到的(註2),包括裝甲車、土耳其製造的「旗手」(Bayraktar)無人機、衛星使用權,他們甚至可以跟世界各地的「武器大亨」自由交流。

「活著回來」透過一定管道,讓各地烏軍填寫軍需願望清單。他們購買各種作戰物品,包括晝夜光學裝置(熱成像儀、熱瞄準器、熱成像噴嘴、光學瞄準器、雙筒望遠鏡),防彈背心,頭盔,通信和網關(Geteway),移動路由器,四軸飛行器,軍用無人機,筆電,用來操作無人機的智慧手機,電視和顯示器,供無人機操作員和砲手使用的平板電腦,車輛,發電機,不斷電設備,以及其他辦公設備。

曾在2014年到戰前,陸續參與過烏東戰事的志願人員,後來成為2022年開戰前後,訓練國土防衛軍的主力。基金會的軍事部門聘用各領域的培訓師,包括訓練狙擊手、培訓專業工程、無人機和特殊程序。基金會找專家訓練特種部隊的狙擊手,幫他們買必要的裝備,裝備從三萬美金到百萬美金不等。全面開戰後,接受狙擊手訓練和裝備的人數,更增加了10 倍(註3)。 另外,有上千名戰士接受基金會教官訓練空中偵察、工兵任務和隱蔽位置射擊。基金會也協助烏克蘭軍隊開發名為「盔甲」(Armor)的應用軟體,讓士兵可以更安全、更準確地操作榴彈發射器、迫擊砲、戰車和其他武器。

「活著回來」基金會可以直接收集來自軍人的需求,向軍方提出採購建議,否則若透過科層上報,往往曠日費時。另外,歐洲國家對軍用和雙重用途的物品(如熱像儀)有出口限制,「活著回來」基金會有法律專家可以協助賣方順利取得出口許可。基金會不但在網站公開財務,也在所有捐出的軍需設備上用雷射烙印「活著回來」,標誌為非賣品,以防止被轉售。

 

 

 

 

 

 

 

 

 

 

 

 

圖說:對講機救了士兵的命。(照片來源:活著回來基金會的Telegram 頻道)

上--活著回來基金會捐出的軍需設備都用雷射烙印其標誌,以防止被轉售;

下左--地雷碎片擊中士兵掛在左肩有基金會烙印的對講機;

下右--碎片穿過電路板,斷成兩半卡在設備外殼裡。)

 

 

普里圖拉基金會與 United24

除了經營有年的「活著回來」基金會,也有個人基金會和政府成立的跨國群眾募資組織,它們都在2022年2月底全面開戰後才成立。

個人基金會以謝爾蓋·普里圖拉基金會(註4) 為代表。普里圖拉(Serhiy Prytula)是烏克蘭的演員及電視節目主持人,他以自己的知名度來動員民眾,為烏軍籌款購買武裝。除了購買「旗手」無人機,他們也跟芬蘭的微型衛星製造商 ICEYE簽約,讓烏克蘭軍隊可以使用ICEYE的衛星。

2022 年 11 月 2 日,謝爾蓋.普里圖拉基金會舉辦一項 550 萬美元的「全部拿走」(Grab them all) 群眾募資活動,呼籲為烏克蘭軍隊購買 50 輛使用過的英國 FV103 斯巴達裝甲運兵車,這種快速的小型履帶車輛,很適合在泥濘道路和多雪的前線使用。一天之內,這筆錢就被認捐了。

由政府成立的群眾募資組織則以「United24」為主,它在俄烏開戰後第10周成立,主要面對全球進行支持烏克蘭的倡議和捐款。澤連斯基總統運用其國際知名度,邀請名人為這個組織代言。募到的資金分配在三個領域:國防和排雷、人道主義和醫療援助、以及烏克蘭的重建(註5)。所有資金放在一個烏克蘭國家銀行賬戶,再根據捐款人的意願分配給國防部、衛生部和基礎設施部;平台每日更新捐助情況。

以上是俄烏戰爭中,烏克蘭對國內民眾以及國際支持者的資源動員,或許可以給台灣一些啟發。

 

 

 

 

 

 

 

 

 

 

 

圖說:各基金會捐助的軍需設備。(照片來源:三個基金會的網頁)

右上--2022年11月 United24 啟動募款,要建造100 艘多用途水面無人車;

右下--普里圖拉基金會捐助的 Autel EVO II 紅外線空拍無人機;

左上--減壓針、環錐切開術套件、軟擔架等醫療用品;

左中--活著回來基金會捐助移動修護工作室,可在前線維修悍馬戰車,節省後送所需的數週時間,

左下--該基金會自開戰以來,已經募集1.4億美元,購買各種武器。

 


 

註1,「活著回來」烏克蘭文是「Повернись живим」,譯為英文是「Come Back Alive」;網址:https://savelife.in.ua/materials/  

註2,2022年2月24日開戰以來,「活著回來」基金會募資超過1.4億美元,相當於摩爾多瓦(Moldova)國防預算的2.5倍。款項運用包括買了 514 輛汽車、 11 輛裝甲車,14,837 台無線電,3,736台熱像儀。前線每五架無人機中就有一架來自「活著回來」基金會。統計見:https://savelife.in.ua/en/materials/news-en/come-back-alive-collected-over-uah-5-bil-en/

註3,《活著回來》目前有60多名員工,兩個辦事處。主要辦事處在基輔,另一個在第聶伯羅。關於基金會最新的發展,可以參閱2022年11月14日《烏克蘭真理報》的報導:https://www.pravda.com.ua/articles/2022/11/14/7376196/

註4, 謝爾蓋·普里圖拉基金會英文網頁:https://prytulafoundation.org/en

註5,可至 United24 網站看捐款用途:https://u24.gov.ua/


 

note.detail.more

蝦毀?為什麼要唱愛國歌曲?
蝦毀?為什麼要唱愛國歌曲?

你認為的愛國歌曲是什麼呢?什麼才能稱作「愛國」?

郭品禎 2025-03-01

從土地長出來的思考方式
從土地長出來的思考方式

我先生說,小孩子是帶著前世的記憶來到此生的…

陳俐璇 2025-02-25

突破隧道視野 回歸以人為本的經濟發展思維
突破隧道視野 回歸以人為本的經濟發展思維

「金錢支付不應該是人和人連結的唯一方式」

洪財隆 2024-01-01

務農的美麗與哀愁 為孫種田的董事長農夫郭明賢
務農的美麗與哀愁 為孫種田的董事長農夫郭明賢

原本經營KTV的郭明賢十年前為一塊純米蛋糕而種田,友善耕作…

凃建豐 2024-01-01

【我們的台灣】主編的話
【我們的台灣】主編的話

《我們的台灣》本期有三篇文章:

劉進興 2023-11-01

【我們的台灣】台灣經濟轉大人:從物質角度(GDP)到以人為本
【我們的台灣】台灣經濟轉大人:從物質角度(GDP)到以人為本

台灣戰後發展至今,從威權走到民主,從貧困走到富裕…

洪財隆 2023-11-01

【我們的台灣】解析台灣經濟成長的密碼 ──《台灣經濟四百年》
【我們的台灣】解析台灣經濟成長的密碼 ──《台灣經濟四百年》

吳聰敏教授這本書野心很大,為了解析二戰後台灣的「經濟奇蹟」…

張烽益 2023-11-01

【我們的台灣】台灣歷史上的冬夜星空 依然燦爛!
【我們的台灣】台灣歷史上的冬夜星空 依然燦爛!

邁入冬季,仰望台灣歷史的夜空,依然繁星點點,目不暇給。

李筱峰 2023-11-01

台灣史的秋夜星空
台灣史的秋夜星空

九、十兩月的台灣歷史夜空中,依然鑲滿著星光的燦爛

李筱峰 2023-09-01

黃土水與他的時代
黃土水與他的時代

1920年,第一位進入東京美術學校就讀的台灣人黃土水,以作品

王文萱 2023-08-29

航遍五湖四海的台灣貨櫃船
航遍五湖四海的台灣貨櫃船

台灣開始進入貨櫃航運時代是在1969年,第一艘貨櫃輪「東方神

王御風 2023-08-29

自由之翼:台灣的賞鳥步道
自由之翼:台灣的賞鳥步道

台灣地形多變,特有鳥類即有32種,可說是賞鳥天堂

陳裕鑫 2023-06-21

叭噗古早味情懷及其二三事
叭噗古早味情懷及其二三事

技術層面而言,台灣叭噗在全世界冰品的獨特地位,值得說說。

黃鵬仁 2023-06-21

仲夏夜空中的台灣歷史星辰
仲夏夜空中的台灣歷史星辰

仲夏之夜,仰望台灣歷史的夜空,繁星點點,綜而觀之,有...

李筱峰 2023-06-21

【台灣與世界讀書會】—《晶片戰爭》
【台灣與世界讀書會】—《晶片戰爭》

「台灣有事,就是世界有事」

劉進興 20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