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歷史的星辰

台灣歷史的星辰
來源: 維基共享
note.detail.update
2023-03-01
note.detail.writer
李筱峰

台灣歷史上有許多精彩人物,在各個領域發出光芒,像天上的星辰一般,照亮福爾摩沙的天空。從本期開始,歷史學家李筱峰將以《台灣歷史的星辰》為題,介紹生日在最近這兩個月的歷史人物。他們一生的光輝,或可指引我們未來的道路。(劉進興/[我們的台灣]主編

◎李筱峰(台灣史學者,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著作包括《台灣史101問》、《解讀228》、《小瘋人生》等書約四十餘冊。)

 

台灣近現代史上有許多典範人物,這個專欄將每期挑選幾位來介紹,他們的生日就在《人本教育札記雙月刊》的那兩個月裡。

 

有「臺灣史懷哲」之譽的謝緯醫師,1916年3月2日出生於南投。

有個流傳已久的故事:

「醫師,我沒錢付醫藥費,怎麼辦?」一位貧病交加的病患對醫師說。

慈祥的醫師笑著:「放心,來這裡看病無錢不要緊。」病人心懷感激地拿藥回家,未料回家後竟然在藥包裡發現錢,病人趕緊把錢拿回給醫師。但醫師親切說:「你正需要錢,這點錢,你免客氣。」 這位仁醫就是謝緯,他也是台灣長老教會的牧師。
 

「烏腳病的救星」王金河醫師,1916年4月23日出生於台南北門。

王金河到東京醫學專門學校(今東京醫科大學)留學,1944年在故鄉北門開設「金河診所」。他一生貢獻於烏腳病的治療與防制,獲得台灣「烏腳病之父」美譽,也讓他獲頒醫療奉獻獎,以及多項醫療服務獎。

王金河也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教徒。

 

說到基督長老教會,有兩位三月出生的外國牧師,馬雅各和馬偕,在19世紀台灣開港後來台宣教,將基督長老教會傳入台灣,並建醫院、蓋學校,對台灣近代的醫療與教育貢獻卓著。

馬雅各(James L. Maxwell)1836年3月18日出生於蘇格蘭。

他在1865年來台,是英國長老教會首位駐台宣教師,講得一口流利的台語。他創設了台灣首座西式醫院,就是現在的台南新樓醫院。
 

馬偕(George L. MacKay)1844年3月21日生於加拿大。

馬偕在1872年來台佈道,蓋偕醫館、牛津學堂、淡水女學堂。他也是牙醫師,一生替台灣人拔過兩萬多顆牙齒。「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的他,死後遺言葬在淡水,留下感人的詩句:

「我衷心所愛的台灣啊!我把有生之年全獻給你﹐我的生趣在此;我衷心難分難捨的台灣啊!我把有生之年全獻給你。我望穿雲霧, …誠願在我奉獻生涯終了的時候,在那大浪拍岸的聲響中,在那竹林搖曳的陰影下,找到我的歸宿。」 
 

外來者不必然是自認優越的統治者,以下兩位知識份子都於二戰後來台,但都因同情被統治者而受難:

版畫家黃榮燦,1916 年3月9日生於重慶。

他在二次戰後來台任教於師範學院(今台灣師大)。親歷二二八事件的他,對受難者深表同情,作出了以下這張表現二二八大屠殺的著名版畫《恐怖的檢查》。可惜,這位充滿正義感的美術家, 5年後(1952)在白色恐怖時代遭國民黨處決!
 

作家柏楊,1920年3月7日出生於中國河南。

綠島人權園區的「垂淚碑」上有一首詩:「在那個時代  有多少母親  為她們  囚禁在這個島上的孩子  長夜哭泣」,就是因為翻譯大力水手漫畫而被幽禁於綠島的柏楊的詩作。
 

四月壽星中,有兩位藝術家,郭雪湖以及李臨秋。

畫家郭雪湖,1908年4月10日出生於台北大稻埕。

他是台灣膠彩畫的先驅,日治時代與陳進、林玉山並列為「臺展三少年」。
 

作詞者李臨秋,1909年4月22日出生於台北的雙連。

台灣名曲《望春風》的歌詞:「月娘笑阮戇大呆,被風騙毋知」就是他寫的。1930年代台灣流行歌曲蓬勃發展,如果少了李臨秋,勢必遜色不少。《望春風》、《四季紅》、《一個紅蛋》、《人道》...等膾炙人口的歌曲,都是由李臨秋作詞。戰後的《補破網》更道盡台灣人在二二八之後面臨希望(漁網)破碎又不能不補網(補希望)的無奈心聲。
 

生化學家廖述宗教授,1931年3月24日出生於台南。

他是男性荷爾蒙研究的先驅,在三十幾歲時即發表一系列卓越論文,揚名國際生化界,得過許多國際學術卓越獎。這位蜚聲國際的生化學家,也是一位關懷台灣的自由人權的知識份子,並因此被列入「黑名單」,長達二、三十年不能回台。甚至1976年他父親畫家廖繼春過世時,廖述宗也無法獲准返台。

廖述宗是「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NATPA) 的創會會長。他們把台灣人的聲音傳到國際,也做台灣民主運動的後盾。

 

以下幾位對台灣民主化貢獻極大的政治運動家,也是三、四月的壽星。其中魏廷朝曾下獄三次,坐了17年政治黑牢。郭國基、許世賢則是1950年代中期的台灣省議員,那時省議員中有五男一女因敢言而被稱為「省議會五龍一鳳」,就包括他們。

坐牢17年的魏廷朝,1935年3月27日出生於桃園八德。

1964年,這位客家硬漢與他的老師台大政治系彭明敏教授、台大法律系同學謝聰敏,共同草擬《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呼籲「制定新憲法」,建立新國家,加入聯合國」,因而被判重刑。1979年8月,他出任《美麗島》雜誌編輯,又因年底的「美麗島事件」而被捕。他面對法官時從容說:「今天我是要向你們統治者問個是非,人生祗不過是數十寒暑,致於判我幾年,那祗是個數目字!」認識他的人,都稱他為「人格者」。
 

郭國基,1900年4月10日出生於東港。

他畢業於日本明治大學。21歲投入當時由林獻堂、蔣渭水推動的社會運動。曾連任「新民會」幹事六年、《台灣青年》編輯委員。參與「台灣文化協會」、「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1923年參加「台灣文化協會」,巡迴台灣各地演講;1927年加入台灣人的第一個政黨「台灣民眾黨」。因其剛烈直言,林獻堂稱譽他「郭大砲」。沒想到他也以這個名號,見稱於戰後的台灣議壇。

郭國基的軼聞事跡很多,試舉其一:每逢省議會開議唱「國歌」時,郭國基絕不起立,他說那不是國歌,而是國民黨黨歌。有一次有外賓來省議會參觀,議長黃朝琴緊張了,拜託郭國基在唱「國歌」時勿再坐著,否則外賓問起,實難解釋。郭國基給了黃朝琴面子,答應可以不坐著,但絕不肅立,只站一隻腳。果然,唱「國歌」時,記者們的眼睛都注視郭國基的腳,郭果然只站一隻腳,成為新聞。
 

有「嘉義媽祖婆」之稱的許世賢,1908年4月1日出生於台南。

她是第一位留學日本且拿到醫學博士的女性;第一位女性擔任女中校長;也是臺灣首位女性地方政治首長;第一屆增額立委選舉她也以全國最高票當選。
 

台灣農運及人權運動要角戴振耀,1948年4月2日出生於高雄橋頭。

樸實無華,待人誠懇的戴振耀,創立「台灣農權總會」。1979年因美麗島事件入獄三年。1989年12月當選農民團體立委,此後連任立委達9年。他是首位以台語問政的立委。他關注農民權益,成功爭取農民免繳水租;關注參政權平等,成功廢除選舉資格限高中畢業以上的法律;推動完成《老農津貼條例》。2002年2月出任農委會副主委,成功提案通過《農漁子女獎助學金辦法》。林義雄讚稱讚他「戴振耀是一個是疼惜鄉土和同胞,農家出身的正直青年,一個將土地和人民結合的政治家」;也誠如陳定南說的「耀仔雖然從政多年,卻始終不改其農人本色,不但為人誠懇,沒有心機,更難得的是不受金錢誘惑,不怕惡勢力!」
 

仰望台灣歷史的夜空,鑲滿著星光的燦爛!
 

note.detail.more

淮軍與大龜文
淮軍與大龜文

淮軍與大龜文酋邦之戰,是清廷制定開山撫番政策以後的第一仗。

台灣的古道
台灣的古道

台灣的古道既有豐富的生態與壯麗的景觀,更有迷人的歷史氣味

台灣歷史的星辰
台灣歷史的星辰

台灣歷史上有許多精彩人物,在各個領域發出光芒

台灣的西拉雅族
台灣的西拉雅族

最近的「西拉雅身分認定釋憲案」引起社會矚目。什麼是西拉雅族?

西拉雅釋憲案始末
西拉雅釋憲案始末

原民會及內政部刪除族別的「其他」欄,以致西拉雅族登記無門…

向烏克蘭學習—群眾募資在俄烏戰爭中的角色
向烏克蘭學習—群眾募資在俄烏戰爭中的角色

烏克蘭人如何參與護國戰爭,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