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雯
今年二二八紀念活動,台灣國家聯盟以市長為蔣家後代為由不與市府合辦,資深媒體人黃暐瀚對不同台一事提出兩個問題:「蔣萬安是『加害者後代』嗎?」、「加害者後代,是加害者嗎?」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淺白易見--蔣萬安當然是『加害者後代』!不然從章改姓蔣有甚麼意義呢?只是,有沒有血緣就是另一個(無法確認的)問題。至於第二個問題,身為蔣家後代的蔣萬安是加害者嗎?我認為不是。回答完這二個問題後,我想來談談黃暐瀚說的第三個事。
黃暐瀚說不願與蔣萬安同台、遭國民黨迫害的人在228紀念活動上對馬英九吐口水,就是一種穿越時空的恨,我真的非常好奇,回到76年前的3月7日,如果黃暐瀚待在基隆的一家小商店內,在門縫窺見一上岸的軍隊掃射手無寸鐵的民眾,一見滿二十歲的台灣人就殺、就逮補(註2),他會說這是哪種恨?
《台灣二月革命》記錄,當時上岸的士兵只要看到你不會說普通話,沒有任何理由就可以把你逮捕,或當場射殺,每天被載走的屍體不計其數,屍體要不就活埋,要不就丟進淡水河裡,到三月底在基隆河畔,每天都可以看見屍體從海中飄上岸。
一份最早由陳儀上呈給蔣介石的密裁名單裡有《民報》社長林茂生、《人民導報》社長宋斐如、《大明報》發行人艾璐生、《台灣新生報》總經理阮朝日等人。知識分子被扣上「陰謀叛亂的首要份子」的帽子,被密裁的人有去無回,連屍體也見不到。
回想這些事件,一個合理的問題是: 當時蔣介石對台灣人是有多恨?若不是恨,為何如此趕盡殺絕?若這種「恨」穿越了時空,的確令人害怕。
1947年3月21日駐台北的英國領事 G.M.Tingle 給南京英國大使館電文寫著:「政府不遺餘力追尋並殺害領袖人物,…殺人如麻的目的,是使福爾摩沙人不再有未來的領袖。」
「使福爾摩沙人不再有未來的領袖」這個魔咒我們已打破。但蔣介石穿越時空的對台灣的「恨」,還在,「恨的力量又大又強」,證據就是,黃暐瀚還在繼續為加害者說話;但我的確同意,黃暐瀚說:「愛的力量卻是溫和持久」,想想二二八受害者家屬的遭遇與處境,再想想他們只是不願與蔣家後台同台或有人對加害者代表吐了口水,而不是主張以牙還牙,也沒有這樣的行動;這正是受害者家屬的愛的力量,他們懷著對台灣對世人的愛,超越了報復,這一點,黃暐瀚看到了嗎?
(聲明:本台不是鼓勵吐口水,吐口水當然有侮辱之意;但是,和槍棍相比,至少性命還可以保全)
註1:https://www.storm.mg/article/4730581
註2:《許曹德回憶錄》所記。